研发投入|中微半导体首轮问询回复:进一步披露产品应用场景 经营策略对标国际巨头瑞萨( 二 )


研发投入逊于同行
中微半导虽然与中微公司同属于半导体行业、名称相近,但两者没有关联性。截至发稿日,YANG YONG(杨勇)、周彦、周飞分别持股37.35%、27.21%、4%,为公司前三大股东。其中,杨勇为公司董事长,周彦担任总经理,周彦和周飞系兄弟关系。由于三人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研发投入|中微半导体首轮问询回复:进一步披露产品应用场景 经营策略对标国际巨头瑞萨
文章插图

受益产品应用领域扩展和市场需求旺盛,中微半导近三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速46.83%。而在研发投入方面却呈下降趋势,近三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26%、11.84%、8.75%,明显低于行业公司均值。公司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8700万元,形成主营收入的发明专利数量为8项,均略高于科创板发审要求的6000万研发费用数值和5项发明专利最低值。
截至2020年末,中微半导拥有研发人员113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6.45%。但研发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多数为本科学历,中微半导硕士及以上员工19人,仅占员工总人数的6.13%。
董事长杨勇、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苗小雨和副总经理兼产品总监李振华三人被认定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但苗小雨和李振华均为2017年以后加入,两者入职前后与原单位的关系、技术来源合法合规性等问题亦受到监管重点关注。尤其是李振华曾担任瑞萨北京MCU研发部高级专家,较多研发高端工业类汽车级32位MCU产品的团队成员都有在瑞萨公司工作的经历。
中微半导相关负责人婉拒了《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关于科创属性、研发投入等相关问题的交流与采访。
中微半导在回复材料中解释称,研发费用率偏低,主要系公司基于自身特点,搭建了以成都为研发中心,以中山、重庆、北京、上海、新加坡等技术团队为支撑的“一个中心、多点支撑”的技术布局,部分非一线城市职工薪酬水平相对较低。
《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注意到,公司研发费用构成中近75%费用为职工薪酬,光罩费及IP费、材料及设备费等占比偏小。且在三个募投研发项目中(合计6.09亿元),共计2.11亿元规划用于研发人员工资,占总募集资金比例为28.9%。
然而首轮审核问询回复材料进一步显示,公司近三年研发人员年人均薪酬分别20.08万元、24.74万元、21.75万元,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34.97万元、35.86万元、37.11万元。由于部分高管专职或兼职从事研发工作,公司存在将相关高管薪酬根据其从事研发工作的情况全部或部分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形。
值得关注的是,在外部战略投资者入股前,公司以较低的价格实行了股权激励,为部分核心员工提供了“股票期权”,且部分员工出资来源于实际控制人提供的借款。数据显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顺为芯华和顺为致远2019年9月入股价格为3.33元/注册资本,而2020年6月南海成长、南山红土等机构投资者增资价格为21.8元/注册资本,不足1年股权价值即增长5.3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