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新品蓄势待发,从研发到生产只用15天的商品,成电商能力试金石

“双11”新品蓄势待发,从研发到生产只用15天的商品,成电商能力试金石
文章图片
距离“双11”还有一个多月 , 但电商销售狂欢季的新品却已基本准备就绪 。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采访人员从多家电商平台获悉 , 今年“双11” , 各平台均加大了对新品拉动销售增长的预期 , 而如何孵化和“打爆”新品 , 成为各平台间新一轮竞争的砝码 。
“双11”新品蓄势待发,从研发到生产只用15天的商品,成电商能力试金石
文章图片
“双11”新品蓄势待发,从研发到生产只用15天的商品,成电商能力试金石
文章图片
电子刀架、扫吸拖地一体完成的智能洗地机等 , 都曾是天猫上卖爆的新品 。
去年“双11”期间 , 天猫新品成交额达671亿元 , 在其总成交额中比重高达23% , 有25个新品成交额过亿元 。 今年 , 天猫虽尚未公布新品在成交总额中的预期占比 , 但已透露“超过100个新品成交过亿元”的计划 , 这一目标是去年实际成绩的4倍 。
而京东今年在其主打销售季“618”期间 , 核心品牌的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3倍 , 新品在整体成交额中占比同比增长超过6成 , 新品对平台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 。 基于此 , 如何与品牌方共同提升新品孵化效率 , 并确保新品“出道即巅峰” , 成为各电商平台能力建设中的当务之急 。
“双11”新品蓄势待发,从研发到生产只用15天的商品,成电商能力试金石
文章图片
京东新品报告 。
在品牌传统经营路径下 , 新品研发短则3至5个月 , 长则一年半载 。 在此过程中 , 市场机会可能稍纵即逝 。 根据哈佛商学院一项研究表明 , 品牌方对新品的预算投入大多占全年预算的50%以上 , 但新品的上市成功率往往不足5% 。
为切中品牌方痛点 , 各电商平台推出了各类新品赋能工具 。 其中 , 京东于两年前推出新品首发平台“京东小魔方” , 为新品打造了贯穿“种草(上市预热)-拔草(上市及首发)-养草(持续转化)”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 这种新品运营能力 , 是基于平台对用户习惯和各类反馈的及时挖掘与捕捉 , 从而反向赋能品牌研发 , 帮助产品需求调研用时缩减约75% , 新品上市周期缩短67% 。
实战检验能力 。 今年“618”期间 , 一款荣耀智慧屏电视55英寸新品 , 拿下京东家电整个“618”期间及6月18日当天的单品销量冠军 , 但该新品从研发到卖爆 , 只用了10个月 。
“双11”新品蓄势待发,从研发到生产只用15天的商品,成电商能力试金石
文章图片
某智能晾衣品牌 , 早在产品研发时 , 就将产品原型放在“京东小魔方”上测试 , 通过用户的点击率、搜索关联及在页面停留的时长 , 来判断、揣摩用户喜好 , 供品牌方及时做出调整 。 果然 , 该智能晾衣产品上市仅7天就跑到了细分品类前5 。
天猫亦不甘示弱 , 拿出天猫新品创新中心、天猫U先、天猫小黑盒等数字化平台来吸引和服务商家 。 比如天猫U先 , 它是一种新品权益工具 , 通过让目标用户领取样品 , 促品牌方快速获取新客、实现多次购买 。 去年“双11”期间 , 与天猫U先合作新品派样的商家 , 有超过60%的新品成交超过千万元 。 又如天猫新品创新中心(TMIC) , 结合人工智能帮助商家测试新款 。 某中小商家借助TMIC征集用户对运动类服饰的需求 , 3天内收到超过2万条消费者创意 。 商家由此设计出首批11款产品并在TMIC平台上测试 , 最终敲定呼声最高的前8款进入实际生产环节 , 从研发到生产用时仅15天 。
“双11”新品蓄势待发,从研发到生产只用15天的商品,成电商能力试金石
文章图片
某国货运动新品牌借助天猫TMIC来测款 , 从研发到生产仅用1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