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不爱种技术「盆景」的百度Apollo,到底在做啥?( 二 )


其中,在2021年上半年,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叫车平均等候时长4.6分钟,平均42秒就会有车接单,平均3.9分钟便可接驾,完全达到用户叫车快速响应。
上述这些都是业内其他玩家目前鲜少思考的问题,这也说明了萝卜快跑是比眼下其他 demo 展示更高阶的形式。
实际上,萝卜快跑之所以能够先人一步助力百度实现自动驾驶的常态化运营,离不开此前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从内部自研走向真实场景获得反馈,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那时,百度在长沙提供了国内首个向市民开放的自动驾驶的 Robotaxi 试运营项目。
此后的几年里,百度自动驾驶车队的规模逐渐壮大,其征战的脚步也踏至了天南海北,比如上文提到的北上广、长沙、沧州等城市,落地城市数量远高于行业 demo。
更重要的是,包括这五个城市在内,百度的测试车的身影已出现在中美两地超 30个城市。
基于如此规模的落地,百度的L4级自动驾驶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数已突破1600万公里,成为了全国第一家实现千万公里级路测积累的企业。
得益于大规模的、高质量的路测以及十亿公里仿真里程的放大和验证能力,百度能够快速化繁为简,将 demo 所认为的「长尾场景」变成自动驾驶系统能够轻松应对的「普通场景」。
如果能够路测阶段就尽可能地将问题解决,那么在常态化、规模化运营时就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安全、更顺畅的乘坐体验。
比如说,当 demo玩家在为解决行人横冲直撞、高峰期换道汇流等技术问题而苦恼时,百度就已经通过规模化的路测反馈强化了自己的技术实力,并且获得了全面的认可:

  • 政府侧。测试运营牌照超410个;
  • 用户侧。乘坐体验五星好评95.3%;
  • 权威机构。自动驾驶专利3400件;
更重要的是,随着常态化和规模化的落地,百度在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进展自然也领先于人。
今年第二季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沧州和北京首钢园区开展商业化试点,商业化开始破局落地,并成为世界第二家 、中国第一家实现Robotaxi商业收入的公司。
常态化|不爱种技术「盆景」的百度Apollo,到底在做啥?
文章插图

据介绍,百度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进一步走向常态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出行工具:
未来 3 年内,拓展到 30 个城市,车队规模扩大至 3000 辆,用户数量达到 300 万,并且预计在 2025 年实现盈利。
一方面让自动驾驶触手可及,贴近老百姓的日常出行,一方面又尊重基础的商业逻辑,让自动驾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闭环。
无论从何种程度来看,百度早已甩开了技术 demo 的桎梏,先人一步进阶到了「常态化、规模化」的新时期,而且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ACE 智能引擎,支撑百度自动驾驶的后盾目前而言,百度已经成为了覆盖城市最多、获取牌照最多、路网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服务商。而百度的自动驾驶车也有了相当聪明的大脑。
为了给大脑匹配一个更强壮的身体,百度推出了新一代共享无人车 Apollo Moon。
Apollo Moon是百度今年推出的第五代L4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性能较上一代提升10倍的同时,同时造价是行业平均造价的1/3。
常态化|不爱种技术「盆景」的百度Apollo,到底在做啥?
文章插图

而车辆作为自动驾驶实现的载体,如果能够在保证高性能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无疑能够助力百度更快、更好地开展常态化、规模化的落地运营。
但不可忽视的是,百度领先的自动驾驶能力背后,是百度构建的庞大的智能交通帝国——集自动驾驶生态和百度AI能力之大成,聚合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和高效出行的ACE 智能交通引擎可以看作是其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