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不爱种技术「盆景」的百度Apollo,到底在做啥?

常态化|不爱种技术「盆景」的百度Apollo,到底在做啥?
文章插图

一年一度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又变成了各家自动驾驶企业暗中比拼较量“技术盆景精致程度”的舞台。
不过,这次大会上,一些新的行业趋势已经逐渐显露了出来。在一场论坛上, 2013年就进入了自动驾驶领域的百度Apollo,分享了关于自动驾驶落地的最新思考——对未来城市交通新形态的改变。
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首席安全运营官魏东认为,自动驾驶将在公共出行、个性出行、商业新物种、交通效率等四大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不过,要想实现上述愿景就要做到一个前提:
自动驾驶就必须成为常态化、规模化的存在,而不是提供经过多次打磨,仅供观赏的“技术盆景”。
自动驾驶不应成为供人观赏的技术“盆景”事实上,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将真正改变未来交通与出行形态,这一点已成业内公认。
但自动驾驶会如何颠覆交通出行,鲜少有人系统地梳理这之中的逻辑。
魏东的分享或许可以给行业带来一定的启发。比如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将创造商业新物种、重塑新公共出行、重塑新个性出行、促进新交通效率。
常态化|不爱种技术「盆景」的百度Apollo,到底在做啥?
文章插图

【 常态化|不爱种技术「盆景」的百度Apollo,到底在做啥?】正如魏东所言,自动驾驶会给交通乃至是整个社会带来新的想象力。不过,要真正释放自动驾驶的商业价值、社会效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过去五年,一众自动驾驶玩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拼算法、比 demo 是当时的主旋律。当下,自动驾驶已经过了概念验证阶段,在全国范围内也有不少玩家逐步向公众开放了测试运营。
但从整体上来说,行业玩家的落地大多还集中在一两个固定的城市/区域。
回归到实用出行工具的本源,如果不能为更多更广的区域为大众提供服务,自动驾驶将失去自身的意义。
相比之下,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起步更早、积累更厚、动作更迅猛。
目前已经在北京、广州、长沙、沧州、上海五个城市开放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运营覆盖面积超600平方公里,获得测试运营牌照超410个。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百度对自动驾驶本质的深刻理解——自动驾驶不是技术“盆景”,它更像一颗拥有顽强生命力的蒲公英,可以随风散落在全国各地,并且深深扎根、融入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
也就是说,在其他玩家还在探索如何推动 demo 展示之际,百度已经大步流星地迈进了自动驾驶商业落地新时代。
常态化、规模化,百度领跑行业的杀手锏
正如上文所说,自动驾驶赛道已经跨过了概念验证的阶段。参与者正在汲汲奔跑、憧憬抵达光明的终点。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中,玩家们技术可行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 demo 验证,但技术实力的含金量却要从更高的维度来挖掘。比如,谁先进入了常态化、规模化的运营阶段,谁就抢占了行业落地的高峰。
百度,作为最早出发的一批玩家,无疑功力深厚,武器最全,并且已经在规模化运营落地阶段遥遥领先。
就目前而言,百度已经将自动驾驶技术从"仅供观赏"的demo淬炼成常态化、规模化的产品,即“萝卜快跑”。
常态化|不爱种技术「盆景」的百度Apollo,到底在做啥?
文章插图

具体来看,萝卜快跑是一种类似网约车的自动驾驶出行方式,可以实现全时段覆盖,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正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而且,经过百度过去两年的 Robotaxi 运营实践以及长期稳定的路测,萝卜快跑可面向大众提供商业化运营和多元化增值服务,比如在确保驾驶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无急刹、提前预判等技术,优化用户乘坐感受;比如通过实时数据更新来提升车队调度效率,减少乘客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