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菜贩变“两栖人”,跟互联网巨头假想敌怎么就上了同一条船?

传统菜贩变“两栖人”,跟互联网巨头假想敌怎么就上了同一条船?
文章图片
尽管从不去菜场买菜 , 但你在网上下的订单 , 很可能来自实体菜贩 , 而非电商前置仓 。
在黄浦区永年菜场里卖蛋的施海英 , 已当了一年半“两栖菜贩” , 线上月销高达1015单 。 拥抱互联网后 , 她被赋予一新名称——“挑菜达人” 。 自此 , 她与曾经的“假想敌”成了一条船上的人 。
传统菜贩变“两栖人”,跟互联网巨头假想敌怎么就上了同一条船?
文章图片
卖蛋经营户 , 能调度菜场三分之一摊位的货品
2000年 , 江苏海门人施海英20岁出头 , 在永年路上摆摊 。 当时摊位都在路边、室外 , 生意真心好 , 一黄鱼车30箱共900斤蛋 , 一天铁定卖完 , 摊位前还常排起十几人的长队 。 她怀念旧时光 , “那会儿周边生鲜超市很少 , 更别提生鲜电商、社区团购了 。 ”
约2007年 , 路边摊统一移入室内 , 即永年菜场 , 但施海英却觉生意渐冷清 。 她分析 , 大概是越来越多超市开始卖生鲜 , 而那些原本找上门来采购的饭店、单位食堂等 , 也开始抛弃菜贩 , 更多选择正规公司 。 最核心的冲击当属近两年 , 各互联网巨头利用海量数据、先进算法和雄厚财力 , 惦记起万亿级的生鲜生意 。 因此 , 永年菜场的摊位费从最初每月五六百元 , 慢慢上涨到三千元 , 施海英却明显感到出货周转越来越慢 , 原本一天能卖掉的鸡蛋、咸蛋、皮蛋 , 变成三四天才能消化完 。 同个菜场内不少经营户或因家庭原因 , 或因生意亏损而退出 , 施海英却自称“心态好”“没上进心” , 任凭外边巨变 , 她自岿然不动 , 守着旧摊至今 。
传统菜贩变“两栖人”,跟互联网巨头假想敌怎么就上了同一条船?
文章图片
传统菜贩变“两栖人”,跟互联网巨头假想敌怎么就上了同一条船?
文章图片
传统菜贩变“两栖人”,跟互联网巨头假想敌怎么就上了同一条船?】去年疫情中 , 进菜场的顾客屈指可数 , 生意落入冰点 , 她真正感到了危机 。 但也恰是彼时 , 外卖平台饿了么携“鲜我”品牌找到永年菜场 , 鼓励30余家经营户将生鲜搬上网 , 结果有10家经营户愿意一试 。 与此同时 , “鲜我”需物色一名“挑菜达人”来实际运营永年菜场的饿了么店铺 。 经过约一个月的多轮面试和民意推举 , 与世无争但有公信力的施海英被敲定为最终人选 。 她的任务是 , 当有线上顾客对永年菜场下单 , 施海英须以最快速度把好质量关 , 集齐所有菜品并装袋 , 交由蜂鸟小哥按时配送 。
这给了施海英莫大的“权限”——尽管仍守着蛋品摊位 , 她却能调度菜场里约三分之一摊位的货品 。
传统菜贩变“两栖人”,跟互联网巨头假想敌怎么就上了同一条船?
文章图片
传统菜贩变“两栖人”,跟互联网巨头假想敌怎么就上了同一条船?
文章图片
对线上订单如履薄冰 , 比线下顾客更不敢怠慢
10月1日上午10时15分 , 解放日报·上观采访人员来到施海英的摊位前 。 不时有老年顾客前来 , 施海英既要照顾个性化需求——比如有顾客来买咸蛋 , 但要求把蛋壳、蛋白去掉只留蛋黄 , 她又要见缝插针 , 已处理掉3单饿了么订单 。
其中一单是前一晚的预约单 , 订了粗面条、洋鸡蛋、红苋菜、韭黄等 , 总共14.4元 , 要求第二天上午9时送达距菜场2.4公里远的鲁班大楼 。 于是上午8时半 , 施海英去菜场面条、蔬菜摊位逐一拿到新鲜货 , 尤其见摊主给的红苋菜里几片叶子不新鲜 , 她索性折了 , 又自顾多拿一小捆补足分量 , 尽到“挑菜”本职 。
传统菜贩变“两栖人”,跟互联网巨头假想敌怎么就上了同一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