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解决卡脖子难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二 )


03
开放:从图书馆到咖啡厅再到黄大年茶思屋
笔者到访过华为公司 , 最惊叹的是遍布园区的咖啡厅和包罗万象的书籍 , 既可以沉浸式阅读、独立思考 , 也可以随时与人碰撞交流思想的火花 。
华为是一家技术型公司 , 但图书馆里的书籍绝不仅仅是理工类丛书 , 在那里既有哲学、文学 , 也有古籍、艺术 , 多为经典书籍 。 在这里 , 可以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 , 独自阅读、思考 。
但正如孟晚舟所讲 , “孤举者难起 , 众行者易趋” 。
光有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还不够 , “任何一点进步都需要他人知识与经验的分享 , 每一次与他人喝咖啡的机会 , 就是一次难得的思想交汇 , 咖啡千杯就是聚他人之智慧来打开自己之思路“ 。
所以 , 华为还有一大特色 , 就是咖啡馆遍布每一个园区 , “在这里 , 你可能会偶遇公司高管 , 正在接受访谈;可能会看到外国面孔 , 正在用流利的中文分享他们的观点;也可能会发现一群年轻人在白板上推演公式 , 因为观点的不同而激烈辩论” 。 这氛围就更像一所大学 。
孟晚舟还提到 , 即便近几年 , 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华为依然建设了许多园区图书馆和咖啡厅 , 依然保持在员工激励、荣誉表彰、繁荣园区等方面的投入 。
因为华为坚信“热火朝天的讨论、思维火花的碰撞 , 往往是灵感的源泉、攀登的起点”;因为华为坚信“科技公司最主要的价值创造是创新 , 而创新之源来自员工的活力与创造力 。 未来不是省出来的 , 而是持续投入和努力奋斗所创造出来的” 。
在华为有一个红线 , 那就是每年要将10%以上的营收投入到研发领域 , 去年华为营收下滑的情况下 , 研发投入达到1427亿元 , 位居全球第二 , 华为累计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 。
如今 , 华为的开放 , 又进一步扩展 , 在很多大学校园或高校附近 , 建立了“黄大年茶思屋” , 北京、成都、杭州各地已陆续开放 , 并陆续把自身产业遇到的挑战和难题 , 通过线上黄大年茶思屋平台向全社会发布 , 收到了600多位高校老师的积极反馈 , 参与揭榜的高校达91所 。
黄大年是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 。 他从剑桥回到吉林大学任教期间 , 将一间茶水室改造成学生的“造梦空间” , 茶思屋是黄大年起的 , 提醒大家“慢下来 , 想一想” 。 在这里是黄大年最轻松的时刻 , 学生们或坐或站 , 在这间房里自由探讨 , 讨论最多的是“舵向” 。
华为正是受到黄大年教授生前建立“茶思屋”的启发 , 在各地建设“黄大年茶思屋” , 鼓励华为的研发人员和资深专家走出办公室 , 与大学教授、科研人员一起喝喝咖啡 , 聊聊思想 , 共同探讨产业的方向与未来 , 甚至是全社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
从图书馆到咖啡厅再到黄大年茶思屋 , 孟晚舟阐释这是从“点”到“面”再到“场”的开放 。
在孟晚舟的演讲中 , 她还提到一个故事 , 一位研究“类脑智能”的博士生毕业后加入华为后 , 经常在茶思屋和高校老师、学生喝咖啡、聊技术 , 也和不同部门的专家探讨学术、联合攻关 , 甚至还把市场人员、潜在客户也拉进来 , 进行前沿技术的推广和联创 。 一年多的时间 , 他在茶思屋喝了1000多杯咖啡 。 他的团队与产品线联合完成了20多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发表了10多篇论文 。 面对这些成果 , 他感叹道:“茶思屋的咖啡 , 都是汗水和火花调制出来的 。 ”
这让笔者想到诺贝尔奖获得者——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的故事 , 两人经常在剑桥大学校园里的“老鹰”(Eagle)酒吧吃午饭、喝咖啡 , 并讨论科研问题 , 他们在那里还画出了20种典型氨基酸的排列 , 为分子生物学和DNA后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 两人赢得诺贝尔奖后 , 这家酒吧多了个戏称:获得诺贝尔奖的项目是“Eagle's 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