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这些谣言也该降降温了( 二 )


之所以出现这种极端情况 ,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曾解释道 , “北极变暖放大效应”是加剧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极端天气的重要原因 。  
此外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熙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造成夏季极端高温的一个直接诱因是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辐射强迫变化所导致的全球增温 。 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发射红外线 , 造成地表的持续增温、全球变暖 。  
降温喷雾零危害?  
真相:有爆炸或引发火灾的隐患 
“出门5分钟 , 流汗2小时”——这是今年三伏天人们出门的真实写照 。 被烈日炙烤的 , 不只有人还有车 。 汽车在似火的骄阳下晒一会 , 车厢内就像蒸笼一样 , 让驾驶员和乘客难以忍受 。 为了缓解高温 , 不少开车族在网上购买了降温喷雾 , 一些买家称将其喷在车内可“急速降温且零危害” 。 那么 , 它真是安全的“降温神器”吗? 
“降温喷雾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降温效果 , 主要是利用了水雾蒸发吸热的原理 。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张生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道 , 网上销售的降温喷雾 , 其主要成分是水 , 还会添加少量乙醇(酒精)、薄荷脑及其他有机物质 。 由于水和酒精会“吸附”物体表面的热量 , 因此待其蒸发后热量也就随之被带走了 。 “这和打针前在皮肤上涂过酒精后 , 我们会感觉到凉意 , 是一样的道理 。 ”张生说 。  
除此之外 , 还有一些能迅速降温的喷雾是由液化石油气制成的 , 其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 。 “丙烷的沸点为零下42.1摄氏度 , 丁烷的沸点为零下0.5摄氏度 , 它们在高温环境中可瞬间气化吸收大量热 , 让物体表面迅速降温 , 最低可使局部温度降至0摄氏度以下 。 ”张生表示 。  
尽管降温效果不错 , 但降温喷雾并非人们所说的零危害 , 反而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 “液化石油气和酒精都属于易燃易爆品 , 一旦处理不当 , 极易引发危险事故 , 成为灾难的导火索 。 ”张生提醒道 , 特别是夏天车内经太阳暴晒后温度较高 , 把易燃易爆的降温喷雾放置于车内很可能引发爆炸 , 此外喷雾遇到明火也有可能引发火灾 。  
【|秋风起,这些谣言也该降降温了】张生建议 , 公众应尽量避免选择含有液化石油气或者二甲醚等极易燃成分的降温喷雾产品 。 在使用以水和乙醇为主要成分的降温喷雾时 , 需确保使用范围内无明火 , 如在车内使用 , 使用后应及时开窗通风 , 防止车内易燃成分积聚过多、引发安全事故 。  
洗杨梅掉色是因加了染色剂?  
真相:是其富含的花青素让水变了色 
天气炎热让不少人没有胃口 , 而杨梅因其味道酸甜 , 让不少人食欲大增 。  
但是在清洗杨梅的时候 , 很多人发现 , 洗杨梅的水很快会变成粉红色、紫红色或淡粉色 , 也因此传出了“洗杨梅掉色是因杨梅加了染色剂”的说法 。  
对此 ,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检中心(杭州)常务副主任王强表示 , 给杨梅染色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存在 。 杨梅无外果皮包裹且果肉外露 , 若想给它染色只能将其浸泡在染料中或者对其喷洒染料 。 但是喷洒很难实现均匀上色 , 而浸泡更会加速杨梅腐烂变质 。 除此之外 , 增加染色环节 , 还会增加成本 , 没有实质意义 。  
如果没有用染色剂 , 那么洗杨梅掉色又是怎么回事呢? 
“杨梅果肉富含花青素 , 而花青素在水中的溶解性极强 , 我们看到的粉红色、紫红色或淡粉色 , 就是花青素溶解在水中的颜色 。 ”王强介绍道 , 杨梅果肉的细胞壁比较薄 , 当用水冲洗杨梅或搓洗杨梅时 , 很容易造成细胞壁的破损 , 花青素随之流出 , 将水染上了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