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四问泸定地震:断裂带异于汶川地震,与气候异常是否存在关联( 二 )


另外 , 此次地震发生后 , 中国气象局发布天气预报称 , 接下来的3天 , 泸定县多降雨天气 。 而一些网友表示 , 唐山、汶川地震后都发生暴雨或冰雹等气象灾害 。 这种天气异常是否与地震后地下基岩释放的化学物质暴露 , 造成大气扰动有关?
【地震|四问泸定地震:断裂带异于汶川地震,与气候异常是否存在关联】王暾对此表示 , 不能把偶然现象视作必然 , 进行伪关联 。 比如芦山地震没有在地表产生破裂 , 地下的气体和化学物质不可能释放出来 , 但是也下雨了 , 因为当时正面临雨季 。 他建议 , 科学引导网上舆论 , 正常开展防震减灾工作 。
不过 , 徐锡伟表示 , 对于大地震后发生大暴雨现象是否与地震导致的局部气候条件变化有关 , 仍要开展相关研究 , 比如一些地球化学的跟踪监测 。 因为这种复合灾害加上次生灾害会加重受灾程度 , 需要尽可能阻止大地震后的气象灾害发生 。
四问:我国地震预警预报有何进展?
在地震预报的世界性难题面前 , 徐锡伟坦言 , 过去十余年通过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 , 地震预报正在从经验预报向有模型与理论指导的物理预报转变 。 但这方面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 地震监测和预报水平尚未得到人们所期望的长足进展 。
像这次泸定地震 , 我们已经进行了断裂带活动的前推 , 但由于对地震机理、发生过程缺乏深入认识 , 地震预报仍存在挑战 。 他说 , 未来需要地震预报理论、技术和实践的大幅跨越 。
为了防患于未然 , 徐锡伟表示 , 一个必要的基础工作是通过大比例尺填图绘制出全国活动断层分布图 , 把城市的地震灾害源挖出来 , 在城市发展中尽力避让 。 他表示 , 目前已有填图仅绘制出大约160条活动断裂带 , 而全国存在1000多条活动断裂带 , 在这方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
地震断层能够错动地下震源深处十几公里的岩石 。 断层错动地表的房屋 , 就像撕破一张纸那么容易 。 徐锡伟说 , 目前的抗震措施尚无法阻止这种错动的破坏性 , 所以要尽力避开灾害源 。
在地震预警方面 , 多个科学团队在地震多发的川滇地区尝试建立地震预报的科学试验场 。 王暾表示 , 2008年以来 , 我国相关技术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先世界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在联合国倡议的从单一灾害到多灾害预警乃至灾害链预警方面 , 我国的实施力度全球领先 , 地震预警和道路交通应急联动渠道丰富;未来仍需继续提升、改善现有应急管理机制和措施 。
_原题《四问泸定地震 断裂带、地震运动方式与汶川地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