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捅破天」技术背后,专家为何要泼冷水?

华为「捅破天」技术背后,专家为何要泼冷水?
文章图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浪科技(ID:techsina) , 作者:周文猛 , 编辑:韩大鹏 , 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 划重点:华为推出的“捅破天”卫星通信技术 , 20年北斗系统刚建成的时候就有了 。 对于大多数城市人 , 可能把一部手机用坏了也不会使用这项功能 。
大众卫星通讯时代 , 真的要来了吗?
华为「捅破天」技术背后,专家为何要泼冷水?】9月6日 , 华为宣布推出Mate50系列多款智能手机新品 。 据华为终端BGCEO余承东介绍 , 华为Mate50系列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硬件能力 , 当使用者身处荒漠无人区、出海遇险、地震救援等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环境时 , 可通过该技术将文字和位置信息向外发出 , 与外界取得联系 。
对于这一在发布会前就被冠予“捅破天”名衔的技术 ,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自豪地宣称 , “华为Mate50是业界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 。 华为Mate50系列开启了大众卫星通信时代 。 ”
然而 , 一些业内的质疑声音随之出现 。
“20年前就有的技术了!”多位业内人士纷纷表示 。 对于产品销售而言 , “卫星通讯”确实是一个值得提及的卖点 , 但将一项20年前就已存在的技术与智能手机结合 , 这背后的创新价值如何?能激发出多大的想象空间?
不具备重大创新突破?“其实还是个北斗短消息啊 。 ”在观看完华为Mate50系列产品发布后 , 资深通讯行业专家张国斌感慨道 。 另有卫星界CEO黄序进一步对新浪科技表示 , “这种短报文的信息传递方式 , 20年北斗系统刚建成的时候就有了 , 华为推出这一功能噱头大于实用价值 。 对于大多数城市人 , 可能把一部手机用坏了 , 也不会使用这项功能 , 这项技术终究还是适用于少部分人群 , 而且使用频率不会太高 。
黄序认为 , 在国内最早研发北斗导航系统时 , 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 不能同时发射三颗卫星组成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 于是只能先发射两颗 , 随后再发射一颗补齐北斗导航系统 。 而为了确定最先发布卫星的位置 , 方便让第二次发射的卫星与之完成对接 , 于是设置了能发回短报文的卫星通讯功能 , 目的在于做定位功能 。
“所以北斗短报文用户每分钟仅能发送一帧报文 , 而且报文长度不超过78字节 。 而且不支持图片、视频等内容发布 。 ”在他看来 , 北斗系统的短报文本就不是一项为发射短信而设置的 , 因此并不能看做是发送短信等内容的最佳载体 , 目前看来Mate50手机在卫星通讯方面所做的创新 , 只能发文字却不支持打电话 , 并不具备重大的创新突破 。
华为「捅破天」技术背后,专家为何要泼冷水?
文章图片
他透露 , 事实上通过卫星通讯主要分为窄带通讯和宽带通讯两种 , 其中 , 窄带通讯只适用于短报文等小数据传输 , 并不支持图片和视频等内容传播 。 而宽带通讯虽然能够实现视频、图像等传播 , 但缺点在于实现这些数据传播所需要的发射天线需求比较大 , 并不适用于普通消费者 。
“在一些地面网络覆盖比较差的地方 , 通过便携的宽带通讯设备 , 也可以实现视频等内容传输 , 但是一个宽带通讯便携设备重约20公斤重 , 并不适用于普通消费者 。 ”黄序表示 。
通过宽带卫星可以达到很好的通讯效果 , 但用于发射信号的设备却极为笨重 。 通过窄带卫星实现通讯又不支持视频、图片等消息发送 。 想要通过卫星通讯实现良好的通讯体验 , 目前看来仍有诸多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