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早产」的虚拟人专利 | 焦点分析( 二 )


商业规划 , 技术安全 , 以及保护期限 , 成了企业申请技术专利的时间点需要平衡的因素 。 过早申请技术专利 , 会使得产品上线后受专利保护的期限过短 , 从而损失部分商业利益 。 而在产品上线后申请专利 , 又存在技术通过反推产品而被窃取的风险 。
因此 , 专利公开到企业产品上线 , 往往不会隔太久 。 “专利布局离不开和业务部门的配合 。 ”万鹏飞说 。 在这个意义上 , 张亮将企业公开的专利视作一种“商业情报” 。

壁不了大厂 , 壁得了小厂 2020年到2021年 , 热钱不断卷进虚拟人赛道 。 据不完全统计 , 2020年 , 虚拟人相关企业融资数量达到1713起 。 2021年 , 红杉、IDG、顺为资本在内的一线基金也纷纷入局 , 虚拟人领域的融资数翻了一番 , 2843起融资金额累计超过2540亿元 。
但今年 , 随着大厂在虚拟人赛道上的发力 , 行业迎来了一个尴尬期 。 对小厂和初创企业而言 , 努力的龟终究难跑赢兔 , 技术创新的门槛愈来愈高;对资本而言 , 由于创企的技术领先期在缩短 , 很难在虚拟人赛道再投出一个字节跳动 。
【删除|「早产」的虚拟人专利 | 焦点分析】“现在看任何赛道 , 创企最多只能保持1-2个月的领先期 , 然后大厂就涌进来卷了 。 ”一名双币基金投资人抱怨 , “真的觉得创企太难了 , 现在做什么能不被大厂吊打啊!”
业务灵活、决策效率高是创企和小厂相较于大厂的优势 。 “在前景和商业模式还不明晰的情况下 , 大厂很难将大量的人才和金钱投进新技术中试水 。 ”专做元宇宙声音infra的企业「格子互动」的创始人凌天格告诉36氪 。
在元宇宙3D虚拟厂牌「AVAR」创始人胡雅婷看来 , 元宇宙的技术栈和人才画像和传统互联网完全不一样 , “比如更偏3D和CG” 。 因此从想法产生到技术落地 , 小而美的初创公司效率往往更高 。
万鹏飞也提到 , “数字人做好业务落地涉及很长的链路 。 ”在美术、运营、硬件、软件等各个环节上 , 快手倾向于与专业团队合作 , “我们自身的作用是对最终产品进行效率和体验上的优化 , 以更适合我们的业务” 。
但在科技赛道 , 小厂的优势在大厂雄厚的人才、资金实力面前 , 就不那么明显了 。 “技术拉锯战拼的最终还是资源 。 ”一名虚拟人相关infra研发企业的创始人告诉36氪 , 在现有的创新点上做出一些成绩 , 然后用一个不错的价格被大厂收购 , “这似乎是创企最好的结局” 。
很难判断 , 20年后的虚拟人赛道是否依然喧嚣 。 但可以肯定的是 , 在未来的20年里 , 能活下来的只有虚拟人赛道中的盖亚 。
36kr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