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小米造车150天:烈火烹油第一枪( 二 )


文章图片

李志伟,微软研究院主管研究员 。发表50+国际论文,拥有20+国际专利 。
杨奎元2012年毕业后加入微软亚研,曾担任微软亚研研究员,参与了必应搜索、微软小冰实现图片识别与搜索功能的研发 。
张弛,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山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三维重建及双目立体视觉专家,曾两次在Middlebury Stereo排名第一 。
深动DeepMotion创始团队,很明显创业前就已经是AI算法、视觉和3D建模方面的专家 。
小米|小米造车150天:烈火烹油第一枪
文章图片

而深动DeepMotion创办后,瞄准智能驾驶方向,很快推出了成熟产品和方案 。
基于视觉已成功开发出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模组、高精地图自动化构图、高精度定位等技术方案 。
根据智慧芽数据显示,DeepMotion及其关联公司在126个国家/地区中,共有13件专利申请,且100%为发明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摄像头、目标图像、图像处理、显示方法、图像特征提取等专业技术领域 。
并且很早开始,DeepMotion 就宣称,已经具备成熟的大规模制作高速/快速道路高精地图的能力,较复杂的中心城区道路的高精地图自动化程度已经能达到 90% 。
小米|小米造车150天:烈火烹油第一枪
文章图片

于是小米这笔7737万美元的全资收购,既是出于对人才的出击——深动创始人都是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在微软时期的部下,知根知底;同时也为快速补齐战略核心 。
小米造车的战略核心是什么?
之前已经明确,就是智能驾驶 。
在新造车领域,之前有能源驱动为核心的战略判断,也有车舱为侧重的战略判断 。
但与小米手机创业时率先抓操作系统MIUI一样,小米造车也很快就锁定了智能驾驶、智能驾驶体验作为核心 。
于是谋定而后动,以优秀技术团队收购为杠杆,就能加速小米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研发,缩短小米智能驾驶汽车上市的时间 。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小米造车第一枪,既准又稳 。
小米魔力依旧
不过关于这“第一枪”,后续其实还有鲜为人知的进展 。
据说在深动并入小米后,其CEO蔡锐多次感慨小米的工程师文化和业务能力 。
一方面,双方融合堪称无缝 。
因为在创业梦想、方向上,双方都是一致的,甚至在业务逻辑、能力储备上都不存在偏差 。被收购进入小米后,整个团队没有经过切换、重启的过程 。
另一方面,小米的系统支撑能力让深动如虎添翼 。
小米|小米造车150天:烈火烹油第一枪
文章图片

无论是财务、招聘、办公环境、食堂健身,还是小米转到汽车团队同事的业务能力,都让深动团队感慨……
蔡锐在谈到并入小米后的感受时说,工程师团队与工程师团队会师后,干劲更足、效率更高了 。
,时长03:21
也是在并入小米后,深动团队更直接感知到了小米的技术底色和实力 。
之前,小米的技术性更多以“雷军”为代表 。雷军作为中国最早一代程序员,不仅是最会创业的,也是创业最成功的 。
当时深动决定接过小米递过来的橄榄枝,雷军热血官宣造车、亲自带队起到了重要作用 。
小米|小米造车150天:烈火烹油第一枪
文章图片

但也是加入后,才进一步感知到小米的技术积累 。
比如在AI方面,从2016年布局开始,至今已经有超过1000个人的团队,其中大部分都具有机器视觉、深度学习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