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拼多多盈利了,但白嫖党、刷单户变多了( 三 )


刚开始在拼多多上做家居生活的商家张利说 , 目前他所做的品类是按照每单2.5%的比例抽取佣金 , 这个抽佣比例在后台商品管理的“类目服务费”中显示 , 张利说 , “这个比例还是很低了 , 有的按10个点抽 。 ”
拼多多上的口罩商家王博说 , 他的抽佣比例为5% , 他认为“这个抽佣也是合理的 。 ”
在前述中 , 我们分析出拼多多扭亏为盈的大逻辑 , 但其实 , 在本季度的财报中 , 不管是削减的营销费用、腰斩的自营商品收入 , 还是由于多多买菜业务收缩带来的营收和成本端的变化 , 这些都是这次扭亏为盈的显性变动项 。
更深层的是 , 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变动项中 , 拼多多小心探索的第二营收支柱——“交易服务收入” 。
从最近几个季度的变动中能看出 , 不管是多多买菜、多多支付、还是向百亿补贴商家抽佣 , 拼多多都在为提高“交易服务收入”努力 。
其实 , 这项收入对电商平台十分重要 , 但在往年 , 拼多多这项收入一直很低 , 招股书中提到 , 拼多多仅在交易完成后 , 按商户销售商品价值的0.6%收取第三方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收取的支付手续费和其他交易相关费用 。 我们从数位商家处证实 , 确实存在0.6%的服务费 。
所谓“交易服务收入” , 也就是交易佣金收入 , 该项收入与电商货币化率息息相关 。
而电商货币化率 , 指的是电商平台运营模式下将GMV转化为营收的比率 , 其货币化的途径主要包括广告和佣金两部分 , 前者为卖家为在平台获取流量而向平台支付的推广费用 , 后者则为平台按交易流水向卖家收取固定比率的交易佣金 。
2018年9月 ,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曾对各电商平台各品类的卖家收取的佣金率进行对比 , 其中拼多多的佣金率是最低的 。

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 拼多多有意提高平台的交易佣金收入 , 但由于不同品类佣金率与平台品牌形象以及增值服务能力有关 , 长期以白牌商品为主的拼多多 , 如果想要提高平台佣金率 , 可能并不会太容易 。
这可以从“拼多多商家交流群”中窥见 , 群中 , 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之一就是“刷单” 。
群里有经验的商家会告诉新手商家 , 在拼多多 , 不要相信什么专业运营、标题优化、店铺装修、什么值什么率什么理论 , 也不需要看做的商品类目 , 所有“前期做好基础”的玄学都没用 , “刷才是真的 , 按照金字塔模式刷 。 ”而所谓金字塔模式的刷单 , 就是每天刷前一天的两倍 。
在这些商家看来 , 做拼多多没别的操作 , 运营模式基本都一样 , 就看谁刷得多 。 还有商家提到 , “如果资源位、多多进宝也理解为刷单的话 , 那就是刷 。 ”
商家们口中的刷单 , 是为了做假销量 。 一位商家说 , “无论是开车(直通车——营销推广工具) , 说白了都是做假数据 , 忽悠平台给真实流量 。 现在啥都是刷 , 不刷没流量没权重 。 ”

图/奇偶派
其实 , 拼多多上普遍出现的恶性刷单 , 还和平台特性不无关系 , 平台特性决定着拼多多必然要重走早期淘宝、天猫的老路 。
在早期天猫、淘宝的销量时代 , 销量决定了搜索展位位置 , 销量哪里大 , 流量就往哪里倾斜 。 在2016年315曝光淘宝刷单之前 , 刷单一直是淘宝商家的利器 。 315之后 , 便不允许刷单和开直通车了 。
此后 , 淘宝、天猫不约而同地逐渐弱化销量权重 , 各种围绕用户体验的指标被提升 , 一系列体验指标集被细化分解为后来的DSR评分系统 , 恶性循环刷单的局面得以被打破 。
从商家交流群中获取到的信息来看 , 拼多多平台同样设置了DSR系统 , 但似乎这套系统对拼多多是失效的 , 因为恶性刷单依然在不断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