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易思维的研发实验室。|人才聚 科技兴 产业强(科技视点·创新驱动看高新①)( 二 )


在海康威视、大华、海创基地等产业园内开办“嵌入式幼儿园” , 让年轻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上班”;年轻人聚集的人才公寓里 , 室内健身场馆、多功能会客厅、公共阅览室、小型学术沙龙活动区应有尽有;在人才评价时留出一定比例 , 让企业自主认定 , 使那些学历不高但有绝活的一线员工也能享受到政策红利;见缝插针建“口袋公园”、因地制宜修“最美跑道” , 定制求学、通勤、就医专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 , 无不显示出杭州高新区“让人安心、把根留下”的良苦用心 。
今年1至7月 , 杭州高新区新引进人才30537人 , 同比增长9.48% , 其中硕士和博士6966人 。 学科齐全、中青年结合的人才大军 , 为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本、实现产业化提供了源头活水 。
科技为先
企业研发投入越多 , 政府补贴越多
在人流涌动的杭州地铁一号线枢纽站点 , 部署着大华超高精度人体热成像测温系统 。 支撑这套系统运转的是国际领先的“黑科技”——它不仅可以将测温误差控制在±0.3摄氏度区间 , 还能够实现最远可达3米的精准非接触测温距离 , 遇到体温异常的旅客时 , 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
“疫情暴发初期 , 我们仅用7天就研发出这一产品 , 背后离不开我们数十年如一日对研发的坚持 , 同时也得益于政府的持续激励 。 ”大华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傅利泉说 。
企业投入越多 , 政府补贴越多 。 2004年修订实施的《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 , 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每年从财政支出中安排不低于15%的比例设立产业扶持资金” , 支持企业创新创业 。
“我们把企业的技术研发作为支持的关键着力点 , 各项政策扶持体系的重要指标 , 都是瞄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投入 , 不断强化科技研发类政策导向 。 ”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朱小琴说 。
政府、企业相向而行 , 创新之火越烧越旺 。 据介绍 , 杭州高新区每年90%的专利申请量都来自企业 , 研发投入占全区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10%左右 。
此外 , 杭州高新区还以创新之力重塑经济“稳”“进”基石 , 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两链”深度融合 。 近期 , 高新区出台了关于“两链”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措施 , 今后每年安排3亿元左右专项资金 , 鼓励“链主型”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 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 。
在支持企业研发的同时 , 近年来高新区加快构建“1+2+6+N”创新平台体系 。 “1”是指高新区与北航合作建设的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2”是指白马湖实验室和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 , “6”是指北航杭研院、浙大杭研院等6个产业创新研究院 , “N”是指56家省重点实验室和重点企业研究院、600余家省市研发中心 。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杭州高新区共建的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 , 几个年轻人正在实验室里研究智能传感材料与芯片在生活场景上的应用 。 “与在高校单纯搞科研不同 , 我们这里是一肩双责 , 前沿科技研发与成果转移转化并重 。 ”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院长邓元告诉采访人员 , 自2018年成立至今 , 研究院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320件、申报PCT专利21件 , 与78家省内外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项目合同108个 。
“尽管高新区没有给我们下任务、定指标 , 但我们自己压力很大 , 大家都在加班加点 , 争取早日‘把科学变成技术、把技术变成产品’ 。 ”邓元说 。
“我们之所以全力构建‘1+2+6+N’创新平台体系 , 主要是为明天乃至后天的高水平科技供给打基础 。 ”郑迪认为 , “科技创新要把目光放长远 , 慢不得也急不得 , 要鼓励成功 , 也要宽容失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