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普华永道:预计到2037年AI将增加9300万左右就业岗位
【 人际交往|普华永道:预计到2037年AI将增加9300万左右就业岗位】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5日讯(采访人员 马常艳)普华永道4日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7年,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可以提供的净就业机会相当于中国现有就业岗位数的12%左右,从绝对数字来看,净增加就业岗位为9300万左右。
这份报告题为《新科技对人才结构和能力的颠覆洞察》。报告基于重点职业能力需求和可替代性分析的机器学习模型,测度人工智能及数字化给人才培养和发展带来的挑战。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随着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创新,各行业均处在深度转型和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产业形态和就业方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诸多岗位可能会被自动化所替代,各行业由于其本身职业发展特征不尽相同,因此其稳定性及延续性展现出显著差异。
普华永道中国北部市场主管合伙人、北京主管合伙人周星指出,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普及将不可避免地对各行业带来冲击。同时,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对经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也逐渐对就业产生结构性的调整。这意味着数字化时代对岗位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升级从业者技能来应对未来差距。
报告显示,根据行业的差异,呈现出的风险集中度不同,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高被替代风险职业的数量最多,而“批发及零售业”“社会、教育及个人服务”中的高被替代风险职业数量最少。报告指出,深入分析行业,发掘替代风险背后的规律以及未来转型要求,是城市及劳动从业者抓住机遇的关键。
报告发现,服务性岗位涉及高水平“人际交往技能”,人工智能无法轻易取代。对于建筑业而言,城镇化带来更多建筑岗位,也将启动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就业岗位将从“低价值劳动密集型”转向“高价值型”。而随着粮食生产从“田间”转向“实验室”,农业需要截然不同的新技能。这提示,对于城市竞争力,升级从业者技能是构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对从业者而言,则需正视人工智能风险,更新技能并提升个人竞争力。
基于这些观察,普华永道中国人才和组织咨询主管合伙人于晨建议,政府和行业以及头部企业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应对挑战。诸如:明确所需要的能力,为未来能力构建与提升建立基础;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针对关键领域以才育才、以才聚才,形成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和倍增效应;此外,在人才引进时需要打造人才全生命周期体验,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与“保留力”等。
来源:中国经济网
- 普华永道入驻元宇宙?连普华永道都要去元宇宙炒房到底咋回事?
- 普华永道|华为云发布汽车行业整体服务策略,助力车企造好车卖好车、用好车
- 联想|Canalys:联想PC中国大陆份额高达40% 超戴尔惠普华硕宏碁总和
- 联想|5000元笔记本大战,华为惠普华硕联想各有特色,该怎么选?
- 人际交往|节点反射支撑,产品和消费者沟通的介绍人与翻译官
- 普华永道|普华永道这份数字化转型白皮书进博首发,赋能企业法务变革转型
- 人际交往|从“赢在起跑线”到“赢得未来”
- 中科院|融资丨「中科本原」完成亿元A轮融资,同创伟业和普华资本联合领投
- 岗位|普华永道:人工智能改变就业方式,从业者需“升级”
- 交易会|华为与普华永道达成 RPA+AI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