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智能设备无脑加装屏幕,是行业内卷压力下的闹剧( 二 )


试问一下 , 做饭的时候经常抬头去看冰箱上的屏幕 , 这样子不累吗?自己买一台平板电脑 , 可以随意放在最舒服的位置观看难道不香?很不理解在冰箱上加一块大屏的意义在哪里 。
当然 , 也并非所有冰箱上的大屏都没有意义 , 部分厂商通过在冰箱内部加入传感器或摄像头来实时监控食材的状态 , 并在屏幕上显示详细信息 , 防止食材变质 。 一旦检测到食材保存状态异常 , 或食材保存太久新鲜度可能降低时 , 屏幕上方会出现信息 , 提醒用户优先处理这部分食材 。 这种为了增强冰箱功能而配备的屏幕 , 还是深受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 , 但如果仅为了娱乐功能而加一块屏幕 , 小雷认为真的没必要 。

(图源:京东商城)
可以发现 , 很多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电风扇产品都加入屏显或触屏功能 , 能详细、直观地显示产品的功能和运行状态信息 , 也方便用户触控操作 。 这样的一块屏幕起到比较正向的作用 , 对推动产品进化有一定的帮助 。 但是 , 多一块屏幕并不意味着产品就变智能了 , 屏幕必须与产品本身的某些功能有连接 , 可以增强产品的体验 , 才能凸显其价值 。 但市面上部分产品的屏幕其实可有可无 , 去掉也并不会影响体验 , 这些产品想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化 , 可能还是得从赋能和互联等方面做思考 。
真正的智能产品需要的不单单是一块屏幕从近几年市面上口碑较高的智能产品中能发现一个规律 , 一款好的智能产品起码会具备两个特点:远程智能操控、多设备互联 。 如很多智能空调、洗衣机或电饭煲 , 都支持手机App远程控制、定时预约 , 你还没有回到家之前 , 就提前开启空调给房间降温 , 提前开启热水器准备好热水 。 当你出门上班发现忘记洗衣服的时候 , 也能远程操控洗衣机工作 , 支持烘干功能的甚至都不会晒衣服 , 晚上下班回家就能直接穿 。

一款产品能被称之为“智能” , 远程操控是最基础必备的 , 之后才继续在上面赋予更多的功能特性 。 例如 , 空调可以进行温度精细控制 , 电饭煲能根据不同的餐品选择对应的烹煮时间等 。 如果一款产品不支持远程操控 , 即便为其配备一块触控屏 , 增加很多屏显功能 , 也无法让其变得智能 , 最多是提升产品的交互体验 。 所以 , 想要通过增加一块屏幕来赋予产品智能化 , 这种方向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

(图源:小米官方)
满足最基础的“远程操控”后 , 智能产品的进阶就应该是“万物互联” 。 不同产品之间进行互联通讯 , 并且可以相互触发启动 , 彼此配合并构建多维度的智能场景体验 。 目前 , 小米、华为、天猫精灵的智能生态都能实现这一点 , 下班回家时在手机或其他控制终端下达一个“回家”指令 , 家里的空调、热水器等设备自动启动 。 下达一个“看电影”指令 , 电视机自动开启 , 同时关闭灯光和窗帘 , 瞬间营造一种看电影的氛围感 。
即便没有远程的指令 , 智能家电也能做到互联通讯 。 例如回家时通过智能门锁开门 , 屋内的灯光自动开启 , 还能联动空气净化器等其他家电 , 不用你下达任何指令也能同时操控诸多家电 , 这才是大岁数人憧憬的智能生活体验 。 很早之前 , 华为就发布了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 包含4个全屋子系统和6个空间子系统 , 打通了设备连接、交互和生态之间的壁垒 , 让消费者能更为轻松的获得不同智能场景体验 。

(图源:小米官方)
小米很早之前就发布了米家 , 并在去年发布的MIUI 13上还增加了“妙享中心” , 让各种不同的智能设备可以通过手机连接交互 , 提升多设备通讯的便捷性 。 OPPO在近日的ColorOS 13发布会上 , 也带来了潘塔纳尔智慧跨端系统 , 准备构建更为开放融合的智能生态系统 。 可见 , 万物互联、智能生态已经是大势所趋 , 各大科技厂商都在朝这方面进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