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共同富裕下的品牌人格化:成为一个正常的好人( 二 )


事实上,社会价值是非标的,每个人对于社会价值的感知都不同。
以美团为例,在外界看来,美团最大的社会价值,是千万骑手带来的就业,因此,骑手薪资待遇、社保等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美团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触点。但对于用户来说,这样的感知可能并不明显,反而是服务体验更能够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观感。
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价值向的PR传播其实是很难量化的。这可能也是过去很多企业忽视PR价值的原因之一。
行业基调变奏,PR如何正确发力?如今行业大的基调变了,共同富裕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必答题”,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微妙了,这样的背景之下,PR的价值进一步凸显出来。
对于一些大厂来说,老板是最大的公关代名词,一方面作为公众人物,企业创始人更具有公众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更能代表企业对外发声的权威性。
不过,公关是软技能,“公关”这个职位,本质上是一个“技术工种”,因此,老板跟公关部的沟通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举个例子,2018年,方洪波就曾在美的经营管理年会上直言,美的最大的遗憾就是对消费升级浪潮无所作为,错失高端市场。作为管理层方洪波对美的过去深刻反思,并希望警醒后人的表态可以理解,但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就是,难免会给外人“美的高端战略失败”的口实,美的品牌也很容易被外界打上“高端化失败”的标签。
作为企业决策的核心,老板在发声之前,最重要的是尊重公关部的专业意见,不仅是对外发声,对内发声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在政策基调变奏的当下,互联网企业对外发声更应慎之又慎。
一方面,当下的网络舆论环境下,公众对于信息的敏感程度更高,对一些公共热点比如人口、生育等话题应当规避,一些话题有流量有热度,但更容易反噬。
另一方面,社会价值导向的传播变得越来越重要,有时这样的PR传播可能无法对业务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但它能够让外界更多地了解到企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从而加深公众对于品牌的好感度。
一个很难忽视的事实是,反垄断、996等行业重要事件之后,不少网友对于体量较大的互联网企业的认知正在发生转变,甚至有人惊呼,这届年轻人越来越“左”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对于接下来互联网企业的PR可能会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从传播的效果上来看,PR大概有三种:一是爆款事件传播,第二种是不温不火的业务PR,第三种负面影响更大的“翻车”传播。
对于企业PR来说,鸿星尔克式的爆款传播事件不可复制,可遇而不可求,更多的是中间状态的不温不火,而爆款与“翻车”其实处在一线之间。当下的舆论环境下,不翻车是优先选择,爆款与否随缘,佛系,甚至不追求爆,因为爆意味着放大,可能意味着不可控,整体上稳健的PR策略是上策。
事实上,从当下节点来看,PR很重要,同时PR最不重要。重要的原因在于,大环境正在变,而PR本身是企业与公众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不重要的原因在于,PR不是无源之水,相比PR本身,办实事才是第一位。
在过去,很多企业PR的目的,是维护品牌形象,这个目的下,很容易对公司的业务、战略过度美化,过于放大PR价值反而过犹不及。因此,一个大的趋势是,PR终究会PR回归报道本质,真实呈现事件,把评判的权利交给公众。
深层来看,这也意味着,在一些企业行为上,对于一些可能引发社会舆论风波的事件处理,需要更慎重。举个例子,这两天网传阿里将对外泄露“女员工被侵犯”内网文章的10名员工解雇的消息引发热议。从PR的层面来讲,互联网行业变奏的基调下,解雇的决定可能并非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