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里等于多少米


古代一里等于多少米

文章插图
1、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 。古代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 , 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 。
2、清光绪年间再次制定度量衡 , 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180丈为一里,一尺相当于现代的0.32米,一里就等于576米 。
3、一里等于500米是1929年的事 , 一公里就是1000米,一市里和一华里意思是一样的,都指500米 。
扩展资料现代一里的来源:
“公元1929年制定一市里为150丈 , 合公制为500米 。这次制定的里制一直沿用至今 , 既继承了中国传统里制的特点 , 又吸收了西方米制 , 并与其结合 。
所谓继承中国里制特点表现在:从周代开始中国传统里制为一里300步 , 这次里制为一里150丈 , 而以营造尺的五尺为步、二步为一丈 , 则150丈恰为三百步 。
所谓吸收西方米制与之结合表现在:“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米” , 则是以西方的米制表示中国的里制 , 而中国的市尺则变为西方一米的三分之一 。
这样二者融为一体 。由于这次制定的里制 , 适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 方便了与西方长度单位的换算 , 所以沿用至今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里
100里=50公里(km)
解答过程如下:
(1)1里=0.5公里(km)
(2)100里=100*0.5公里(km)=50公里(km)
里的发展历程:
常用于计量地理距离 , 现在被称为华里、市里 , 一里等于500米 , 是中国古代使用的长度计量单位 。
1929年民国推行计量改革以来 , 一里特指一市里 , 旧称一华里 。用于计算路程、地理距离 。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 。里作为计量单位 , 源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 , 井田制被废除之后 , 由面积单位演化为长度单位 。
扩展资料
方圆一里:
井田制一里为九百亩(300步*300步/100平方步) 。也就是呈正方形时长一里宽一里 。
井田制被废除以后 , 里亩制度发生不同变化 。其中 , 一亩实际值仅仅是变大 。而一里的含义 , 则因为古人借面积单位作长度单位 , 由长宽各三百步的面积单位 , 变成距离三百步的长度单位 。
但方圆一里的含义 , 仍然是一平方里 , 简称一方里 。不过 , 随着亩制变化 , 方圆一里的面积仅等于540亩(360步*360步/240平方步)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里
【商朝时期】井田制中:1里=900(长宽各三百步) 。后来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 , 一里逐渐由面积单位 , 变成距离长度单位 。
【秦汉时期】1步=6尺  , 1里=300步 , 这一计量方式沿用到唐朝 。
【唐朝时期】改为:1步=5尺  , 1里=360步 。
【清朝时期】1里=营造尺1800尺;营造尺1尺=0.32米 , 所以1里=576米=0.576公里
【民国时期】1里=150丈=500米=0.5公里 , 这次制定的里制 , 方便了与西方长度单位的换算 , 一直沿用至今 。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的计量单位发展:
中国的计量 , 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氏族社会末期 。
据古书记载 , 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 。
舜出巡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 , 统一音律和度量衡 。
夏禹以自己的身长、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的标准 。
传世的商代古尺 , 尺长15.8cm , 分十个寸格 。
公元前221年 , 秦王统一中国后 , 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 同时制发了成套的度量标准器 , 发到各地 , 把商鞅在秦国实施了100余年的度量衡单位制推行到全国 。
【古代一里等于多少米】秦朝统一的度量衡制沿用了2000多年 , 形成了中国古代计量单位制独特的体系 。对我国以后各代的度量衡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
此后 , 唐、宋、元、明、清、民国都建有自己时代的度量衡制度 。
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 , 度量衡单位制就变得极为混乱 。虽然民国曾颁布《度量衡法》想要统一度量衡 , 但全国度量衡单位制终未统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1985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在各级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 , 全国进行彻底的计量单位改革 。
截止到1987年 , 除少数民众仍存有旧制计量器具外 , 政府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都按照国家规定的计量制度使用了法定的计量器具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代度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