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试验场核爆炸的幕后故事
引言
1964年的10月14号 , 下午时分 , 在核试验场区的一个小石头房子里 , 正举行着一场会议 。
总共有十多个人参加这次会议 , 他们都是我国首次核试验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 。
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 就是敲定我国首次原子弹起爆的时间 , 定于1964年的10月16号 。
除此之外 , 还商讨了16号之前 , 起爆工作的一些注意事项 。
文章图片
01
首次核试验爆炸的各种准备工作 , 早在当年的9月25号就基本完成了 。
这些基本工作包括了各项环节 , 譬如从原子弹的运输、装配、取样 , 再到安全防护、洗消等等 , 各项环节都进行过很多次的预演 , 以确保万无一失 。
之所以会把起爆的时间定在10月16日这一天 , 主要还是考虑到气象这个因素 。
顾震潮 , 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专家 , 他当时提供了一份十分详细的气象报告 。 根据报告的分析 , 10月13号以后的一个星期之内 , 是试爆的最佳时期 。
而在这段时期内 , 10月16号这一天的气象又是最为合适的 , 因此 , 才把时间定在了这一天 。
14号下午会议结束后 , 当天晚上的19:20分 , 原子弹就被放到了铁塔上面 , 这个铁塔距离里面有102.438米 。
虽然敲定起爆的日期 , 但是具体的时间 , 除了相关的操作人员知晓之外 , 对外是严格保密的 。
那么 , 在传达工作的过程中 , 怎么进行传达 , 才能有效的杜绝起爆时间的泄露呢?
在具体的起爆时间上 , 当时是这样规定的 , 原子弹起爆的时间称之为“零时” , 起爆的当天称之为“零日” 。
这样在传达工作的时候 , 就便于安排“零时”前后的工作 , 这个规定也被一直沿用了下来 。
在正式起爆之前 , 对于零日当天的气象 , 是随时观察 , 以防出现突变 。
文章图片
负责观察气象的工作人员 , 于零日前就提供了一份详细的气象报告和数据 , 如下:10月16日试验场区的日出时间是8时32分 , 日落时间是19时41分 。 北京与场区时差约2小时零5分 。 15时爆炸是正午后1小时 , 光学测量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 爆炸后尚有4小时以上的作业时间 , 侦察回收工作可以完成 。
这里 , 我介绍一下这个核试验场区的建造 。
位于罗布泊地区 , 场区的整体工程建设和设施 , 都是从未来长远考虑的 , 不是使用一次后就弃之不理 。 而是还要能承受下一次、下下一次的核试验 。
因此 , 场区的工程质量和设施 , 硬件方面都是数一数二的 。 这个永久性的大气层核试验场 , 在当时已经初具规模 。
这次核试验成功之后 , 不到三年的时间内 , 又在同一地点成功起爆了氢弹 。
10月15号一大早 , 距离正式起爆的时间越来越近 , 场区每个人都是疲惫当中 , 带着不少的兴奋 。
从9月25号到10月16号 , 这20多天的日子里 , 对试验场的每一个人 , 都是一种考验 。
那些负责操作任务的工作人员 , 每一个简单的操作程序 , 每天都要演练几十遍;涉及到重要的操作程序 , 每天的演练达到几百次 。
每天都在一遍又一遍重复着枯燥、机械般的演练 , 对于精神上也是一种磨练 。
但是 , 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 在每个人的心里 , 这不仅仅只是一项工作 , 更重要的是 , 大家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 , 走到了一起 。
虽然有很多人 , 我们至今都不知道姓名 , 但是 , 他们是创造历史的一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