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撑不下去了?任正非喊话“活下来”,以他经历没那么简单( 三 )


就在这样的过程中 , 华为的交换机也逐步完善起来 , 因为物美价廉 , 售后服务诚意十足 , 华为很快就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
华为的冬天1998年 , 任正非决定投入数十亿资金用以引进IBM战略IT支持系统 , 打开了华为面向国际的大门 , 两年后 , 华为就成了国内通讯企业的龙头 。

然而好景不长 , 正是在2000年 , IT泡沫破裂 , 许多通信公司被迫裁员或者倒闭 , 华为也不例外 。
任正非最器重的技术工程师李一男还离开了华为 , 而这一年 , 任正非还被确诊患上忧郁症 。
李一男出走华为 , 还挖走了华为不少核心人员 , 成立自己的公司与华为竞争 。

但也正是这一年 , 任正非发表了自己最著名的一篇文章《华为的冬天》 , 文章以假设华为面临破产该怎么办为开头 。
文中他提到自己每天思考的都是失败 , 对成功视而不见 , 没有任何成就感 , 有的只是危机感 。

文章中还提到 , 公司总喊狼来了 , 喊多了大家都不信了 , 可是狼真的会来 。
任正非这么想并无毛病 , 毕竟一个企业的成长之路本就是危机四伏的 。
文章的最后 , 任正非说:“没有预见 , 没有预防 , 就会冻死 , 那时谁有棉衣 , 谁就能活下来 。 ”
这里任正非强烈的忧患意识就已清晰可见了 , 而他自创业起就一直在提高警惕 , 一向把“活下来”作为公司的最主要纲领 。

2003年 , 华为面临着自创业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 他不仅要与曾经的爱徒展开强硬的竞争 , 还因为华为进入了美国市场 , 对思科造成了威胁 , 被思科盯上 。
思科为了打压华为 , 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与华为打起官司 。

虽然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 , 任正非更加焦虑 , 但好在他的应对沉着老道 。
他一手与思科在法庭上抗争 , 另一手则选择与思科的老对手3COM公司联合 , 合资成立华为三康 , 以此证明华为并未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 。

虽然思科与华为最终达成和解 , 但是这场官司还是给华为带来了不小的声誉损失 。
任正非的焦虑依然不减 , 但是比起无所作为 , 任正非选择用行动来削减焦虑 。
自主研发芯片为了让华为长远地活下去 , 他尽可能地让华为去抢占市场份额 , 于是在2003年 , 一直将业务重心放在通讯上的华为开始做起了手机业务 。

与思科的官司让任正非认识到 , 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技术才能够站稳脚跟 , 技术才是硬通货 。
于是 , 华为加大了在科研领域的投入 , 投入的资金几乎是一年比一年高 , 比国企在科研经费的投入要高十倍以上 。
而要研发手机 , 自然就会关注到最重要的手机芯片上 , 任正非不甘心国内的手机芯片被美国把持 , 便带领团队自主研发芯片 。

2011年 , 任正非决定将华为的98.6%的股份分给员工 , 还实行CEO轮班制 , 这两个举措都极大地提高了华为员工的创造力和团结力 。
2017年 , 在任正非“好员工、好技术 , 用钱砸”的理念下 , 华为团队终于成功研发了一款可与高通抗衡的芯片 , 麒麟970 。

遭受美国打压在全公司为之庆贺 , 全国人民为之骄傲时 , 华为的芯片研发团队还未止步 , 他们趁热打铁 , 继续研发出麒麟980、990 , 这让美国高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
而最让美国震惊的是 , 华为竟然还掌握了5G技术 , 全球唯一!

又一中国命脉从美国手里解脱 , 美国再也坐不住了 , 于是便在2018年策划和加拿大联手 , 以莫须有的罪名扣押任正非的长女孟晚舟 , 还扩大了对华为的诉讼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