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大探索成果转化“共生”新模式( 二 )


“实施‘双导师制’ , 让企业可利用高校的设备和人才资源 , 获得‘定制版’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可利用企业的资金优势 , 将产、学、研有机结合 , 培养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学生则在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重’指导下 , 获得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 ”张晓安说 。  
平台赋能 , 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在合工大智能院 , 除了对合作孵化的企业提供从常规服务、团队、平台项目、人才、市场开拓支撑等一揽子支持外 , 智能院还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及平台建设专项 , 一方面助力学校的应用研究迈向产业化 , 同时联合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 为公司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提供资金支撑 。  
段章领在合肥工业大学读博士期间 , 先后获得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金奖亚军、全国赛铜奖 。 获得博士学位后 , 段章领带着他的获奖项目在合工大智能院成立了公司 。  
创业伊始 , 段章领就获得了与合肥工业大学卫星副教授团队联合开展“关于多模态无轨胶轮车无人驾驶系统”的项目研发支持 。 同时 , 智能院还帮助企业争取到了地方双创资金 , 解决了企业部分技术开发资金难题 。 前不久 , 段章领团队研发的“矿井运输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 已经成功中标了央企五矿集团项目 。  
截至2021年底 , 智能院通过“共生”式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合作模式累计培育、孵化企业105家 ,  其中11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 4家已成功在安徽省股权交易中心科创板挂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