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民网图说:滨海湿地调查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早上10时|在阳光下暴晒、钻地洞、趟泥滩污水、走木桥,复旦这支科研团队在干什么?

本文转自:新民网
本文转自:新民网图说:滨海湿地调查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早上10时|在阳光下暴晒、钻地洞、趟泥滩污水、走木桥,复旦这支科研团队在干什么?
文章图片
图说:滨海湿地调查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早上10时 , 温度计显示已经超过42℃;这里是崇明东滩的一处芦苇深处 , 密不透风 , 更是闷热;作为复旦大学滨海湿地蓝碳监测与研究团队的一员 , 全飞浑身湿透 , 他已经在地里打出一个深洞 , 不过 , 事还没完 , 他必须把土壤多参数监测探头置于洞内 , 腾地 , 他全身扑进洞里……一个小时后 , 全飞和队友沈桃艳、魏玉龙又出现在旷野中的一座碳通量观测塔上 , 在烈日下暴晒 。
另一处湿地 , 团队成员、复旦博士后罗茜和刘铭龙小心地走在木栈桥上 , 一个安装气体采样装置 , 另一个监测湿地土壤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 , 满身汗水加泥水 。
在阳光下暴晒、钻地洞、趟泥滩、走木桥 , 复旦这支科研团队在干什么?
根据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 上海也明确要积极落实“双碳”目标任务 。 作为拥有25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 , 上海要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目标 , 时间更紧、困难更多 , 是一场硬仗 。
本文转自:新民网图说:滨海湿地调查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早上10时|在阳光下暴晒、钻地洞、趟泥滩污水、走木桥,复旦这支科研团队在干什么?
文章图片
图说:郭海强在维护通量设备
上海陆域面积有限 , 绿地林地发展规模已近极限 , 碳汇能力提升空间有限 。 但是 , 作为滨海城市 , 上海拥有不断淤积形成的河口滨海湿地 , 是巨大的碳存储和封存大气二氧化碳的高效引擎 , 故而被称作“蓝碳”生态系统 。 因此 , 上海要想实现“双碳”目标 , 必须大大提升滨海湿地碳汇能力 。 为此 , 复旦大学教授赵斌2004年就开始了相关研究 。 目前 , 研究团队在教授聂明、高工郭海强和副研究员马俊等年轻一代领导下 , 以崇明岛为基地 , 利用无人机、卫星等多源遥感技术 , 结合涡度相关技术、野外调查和定点监测等手段 , 构建了“天-地-空”立体观测体系 , 希望摸清“蓝碳”生态系统碳收支相关过程 , 提升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全飞告诉采访人员 , 近来上海遇上有史以来最热高温天 , 团队伙伴只能昼伏夜出 。 这一天 , 他钻入地下安装了多个土壤多参数监测探头 , “这些探头可以帮我们了解土壤碳排放的规律 。 ”他说 。
本文转自:新民网图说:滨海湿地调查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早上10时|在阳光下暴晒、钻地洞、趟泥滩污水、走木桥,复旦这支科研团队在干什么?】一天的工作结束了 , 一起回家 。 所谓的“家” , 是复旦大学布局设立的“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学校生态学科和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在此持续开展各类生态数据观测 , 已拥有连续14年的水、土、气、生常规因子数据、连续18年的水鸟同步调查数据 。 目前 , 这批年轻一代的团队成员监测、呵护着长江口湿地的健康状况 , 不仅对长江三角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极其重要 , 同时也可随时掌握长江流域的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