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机|无边界与有可为:颠覆170年清洗技术的奇思狂想( 二 )



为寻求清洗效力的平衡 , 免不了大量测试 。

据说 , 一位研发工程师为提供清洗样本 , 测试期间吃了1000多份煲仔饭 , 体重飙升20余斤 。

2020年 , 徐慧团队终于将“空化效应” , 成功转化应用于洗碗机中 , 将技术命名为“高能气泡洗” 。



为了避免新技术被怀疑是概念炒作 , 方太特意跑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 邀请他们做技术验证 。

测试表明 , 与传统纯水洗相比 , 气泡洗的冲击力提升了27%;在相同冲击的实验下 , 高能气泡洗的冲击深度提升了194% , 重量提升了60% 。



技术验证过程中 , 双方的巧思产生碰撞 ,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向方太提出嫁接“拉瓦尔喷管”的狂想——将火箭尾部喷气管的设计思维 , 复制到洗碗机上 , 或许能产生更高密度的空化泡 。

拉瓦尔喷管前细长后渐扩、如同喇叭状 , 用于火箭助推器 , 起到“流速增大器”的作用 。

拉瓦尔喷管设计的引入 , 果然有效提升了水流喷射速度 , 将喷淋臂水流喷射扬程较前代提升20%以上;用堪比手枪子弹出膛的初始速度 , 击溃了油污 , 同时实现5%的节水水平 。

同时 , 方太采用“天舟空间站”的数字孪生技术 , 进行大量的流体模拟 , 获得了流体压力 , 水气混动和17个喷孔流道角度最佳匹配的公式 , 对高能气泡洗技术实现再升级 。



【洗碗机|无边界与有可为:颠覆170年清洗技术的奇思狂想】为了解决清洗能力的痛点 , 方太可谓“上天入海” , 将航海、航天工程的知识和思想 , 集合到洗碗机的设计上 。


起于微末 , 无边界的奇思妙想


商业史上 , 大量产业的重塑 , 起点都不宏大 , 而只是源自一个基础痛点 , 再引入无边界的奇思狂想 。

我们亲历了胶片摄影向数码摄影的进阶 , 一大技术源头 , 来自冷战时期美国的间谍卫星 。

1960年代 , 美国开发和部署携带照相机的卫星 , 在太空中监视苏联的行动 。 曝光的胶片装置 , 系在一个降落伞的罐子里 , 由卫星发射出去返回地球 。

这有个致命问题 , 卫星只能提供数周前的成像 , 信息往往是过时的 。

1968年 , 理查德·尼克松当选总统 , 他要求实时成像 。 后来 , 一名叫埃德温·兰德的科学家 , 建议总统投资数字技术 。

兰德知道 , 1969年 , 贝尔实验室的一个团队创建了一种像素网格 , 在适当的条件下 , 可捕获在光子作用下从原子中激发出的电子 , 用于成像 。 捕获电子的网格 , 称为CCD(感光元件)芯片 。

这些芯片的灵敏度 , 比传统胶片高出100倍 , 它不只实时成像 , 且感光度更高 , 拍摄图像清晰度更高 。

不喜常规的尼克松 , 支持了兰德的方案 , 1976年12月 , 在其第二个任期的最后几天 , 空军发射了第一个数字卫星KH-11 。



40多天后 , 吉米·卡特在上台的第二天 , 收到了记录他前日宣誓就职的太空照片 。

时至今日 , 美国发射超过300多颗数字成像卫星 , 这构成美国最有价值的情报来源;CCD数字成像技术后来商业化 , 柯达等胶片巨头土崩瓦解 。

无论国家角力或者产业竞争 , 决定胜负格局 , 很多时刻都是“起于微末” , 谁能用心去琢磨、解决场景的具体痛点 , 就可先人一步 , 赢下比赛 。

竞赛不完全依赖纯粹的技术本身 , 它也取决于两个要点:一个是视野 , 一个是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