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我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刷新世界纪录 45.|45.22万高斯意味着什么(科技自立自强)( 二 )


早在2016年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团队就自主研制成功中心场强40特斯拉(即40万高斯)的混合磁体 。 1999年 , 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的混合磁体产生了45特斯拉的稳态磁场 , 这个世界纪录保持了近23年 。 此次的新纪录超出了0.22特斯拉 , 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 , 但进步的背后 , 却要付出无数汗水和努力 。
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叶朝辉院士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人类目前的百米世界纪录是9秒58 , 这是不是人类的极限还无法确定 , 但在此基础上哪怕缩短0.01秒 , 都难度极大 。 就像稳态强磁场 , 达到45特斯拉以后 , 在此基础上每提升一点点 , 都需要大量的工作 , 不仅包括材料、技术、工艺、能源保障等方面的改进 , 更需要研究和设计思路上的创新 。 ”
在磁场不断提升的过程中 , 科研人员一直根据新情况改进新技术 。 “比如通过液压的方式增加线圈比特片之间的摩擦力;把中心3个线圈的结构和磁场贡献进行重新优化;使用新的绝缘材料;对水冷槽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等等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陈思跃介绍 。 经过5年多的技术攻关 , 科研团队先后进行了10余项技术革新 , 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 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
广应用 , 在材料、生命健康等多领域开展数千项前沿研究
2017年9月 , 我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后投入全面运行 。 截至目前 , 装置已经运行超过50万个机时 , 为国内外170多家单位提供了实验条件 , 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等领域开展了超过3000项课题的前沿研究 ,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 比如首次发现外尔轨道导致的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揭示日光照射改善学习记忆的分子及神经环路机制等 。 同时 , 研发装置衍生的成果和依托装置研究产生的多项成果 , 如组合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国家Ⅰ类抗癌创新靶向药物 , 已实现转化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学术主任匡光力介绍 , 稳态强磁场实验条件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科学等多学科领域都有重要价值 。 新纪录的诞生 , 表明我国拥有了目前国际领先的稳态强磁场实验条件 , 能够为科研人员探索物质世界提供有力支撑 。
世界纪录的刷新 , 也为强磁场科学中心规划建设的另一个大科学装置——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 匡光力介绍 , 该设施包括以55特斯拉混合磁体、36特斯拉超导磁体为代表的具有世界最高稳态磁场的系列磁体装置 , 设施还将依托微波、可见光等系列先进波源 , 建设一批强磁场下光—磁集成测量系统 , 主要科学目标是解决新型电子材料研发、高温超导机理研究与应用、生命过程本质探索、新药创制以及特种功能材料制备等国家重大需求中的瓶颈问题 。
“不管是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 , 还是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 , 都是致力于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国之重器 。 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我们充满信心 , 更想尽一份力 , 希望更多用户可以依托装置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 ”匡光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