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华为、小米、百度,巨头造车三国杀,谁能最终突围?( 二 )





百度造车 , 静待成果
或许在百度官宣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 , 正式下场造车之前 , 应该有不少吃瓜群众会有这么一个疑惑:“百度一个搞搜索引擎的 , 怎么也来跨界造车了?”
实际上 , 这应该就是百度亲自下场造车的最大动力来源 , 兑现自己在智能驾驶领域多年来的技术积累 , 和证明自己在该领域领头羊的位置 。 因为在百度旗下的诸多团队中 , 有一个名为“Apollo”自动驾驶团队 , 他们成立于2014年 , 根据世界权威机构所颁布的自动驾驶榜单 , 百度Apollo位于T1级别(领导者) 。



截至2022年3月 , 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2500万公里 , 其中自2018年开始 , 百度连续第三年成为在北京开展自动驾驶路测中投入测试车数量最多、测试里程最长的企业 。
换言之 , 当下百度虽然在自动驾驶领域有一定的技术领先性 , 也颇深业界专业人士的认可 , 但它更大的难度在于无法大规模商业化 , 即便百度能够做到L4级自动驾驶级别 , 可受限于法规 , 仍旧是一拳打在棉花上 , 落得有劲无处使的尴尬境地 。 再者说了 , 百度每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巨大 , 若是无法变现 , 那Apollo的金字招牌就更是砸在手里了 。



也因此 , 后来我们能够看到百度找到了关系良好的吉利汽车 , 两者一拍即合成立合资公司 , 百度提供软件、自动驾驶技术上的支持 , 而吉利则是承担整车制造部分 。
对于百度而言 , 借用吉利的SEA纯电结构 ,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上马自己的全新电动车项目 , 而且后者在整车制造上的经验丰富 , 因此车辆的品质能够得到较高的保障 , 最重要的是 , 还能够解决自己亲自下场造车所需要的造车资质、建设整车工厂等等繁杂问题 。
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 , 类似百度这样手握先进智能汽车技术的科技巨头入局 , 一是弱势车企可以通过合作造车的方式汲取先进技术 , 二是可以充分释放自己的闲置产能 , 或者是像吉利这样回笼自己研发新架构的资金 。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 , 如果不是吉利这样的头部车企 , 而是一家边缘车企与百度合资造车 , 那么很有可能出现被百度牵着走的情况 , 进而彻底沦为后者的代工厂 。 所以百度这样的科技巨头入局更像是一把双刃剑 , 如果不是吉利这样功力深厚的车企来持剑的话 , 大抵会落得跟赛力斯一样的遭遇吧 。
小米汽车 , 尚未起航
8月11日 , 在小米官宣造车的第五百天 , 雷军于小米秋季新品发布会上 , 首次向外界公开了小米汽车的研发进展 。 据雷军的介绍 , 小米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已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 , 组建了超500人(年底突破6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 , 其中全栈算法均将坚持自研 。



不过雷军这次所披露的 , 也只是整个小米造车的冰山一角 , 或者说唯一能拿到台面上所说的部分 。 因为小米切入汽车行业的做法与前面两家都截然不同 , 它既不是技术供应商 , 也不是找传统车企搭伙 , 而是自己单干 , 这其中要解决新能源车生产资质、整车工厂以及销售渠道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 。 也因此 , 这对于成立仅500天的小米汽车而言 , 确实是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 。
实际上 , 在雷军向外界展示小米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成果的时候 , 已经有不少专业人士公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 认为视频展示的小米自动驾驶技术没有任何惊喜和亮点 。 换言之 , 小米汽车截至目前尚未给到外界足够有惊喜的东西 , 但始终有一部分人坚定认为小米的入局 ,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下汽车行业的生态 , 这又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