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方法是什么?


大禹治水的方法是什么?

文章插图
大禹治水的方法是:根据山脉地形,采用疏导的方法,开沟掘渠,使洪水从江河流入大海 。
这里面对中华民族有一个非常伟大和重要的启示,就是“疏导” 。大禹当时治水成功与否是决定民族命运的大事,人们纪录大禹的故事就是记录这件真实和伟大的实践 。可惜人们更多的是感激大禹的功劳,记住和学习更多的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 。
比如对于人性的自私利己一面,建国以来很长时间是采用“堵”:批判、革命等办法,企图用强制、教育、宣传甚至文化革命等手段让人们改变自私的天性 。这注定是失败的反人类的,人们又穷又饿,后果很惨痛 。
大禹治水的历史意义:
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躬亲劳苦,手执工具,与下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 。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 。
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 。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接下来我带你了解一下大禹治水的故事简介 。
大禹治水的故事简介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 。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 。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 。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不断交流,各种能够论著异曲纷呈,关于河事的记载也逐渐曾加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一书就是一本专门记述地理情况的书 。该书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依托,按“九州”的地理区域,对中国的山脉、河川、疆界、贡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
大禹治水的经过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 。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 。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 。
舜帝说:“禹!你也谈谈高见吧 。” 禹拜谢说:“是啊,君王,我说些什么呢?我整天考虑的是孜孜不倦地工作 。” 皋陶说:“哦,到底是些什么工作?” 禹说:“大水与天相接,浩浩荡荡包围 了大山,淹没了山丘,民众被大水吞没 。我乘坐着四种交通工具,顺着山路砍削树木作路标,和伯益一起把刚猎获的鸟兽送给民众 。我疏通了九州的河流,使大水流进四海,还疏通了田间小沟,使 田里的水都流进大河 。我和后稷一起播种粮食,为民众提供谷物 和肉食 。还发展贸易,互通有无,使民众安定下来,各个诸侯国 开始得到治理 。” 皋陶说:“是啊!你这番话说得真好 。”
以后禹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 。大禹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考察 。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 。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 。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 。
他还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 。于是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 。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 。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 。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 。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 。
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 。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 。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 。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 。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 *** 作着、指挥着 。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
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 。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 。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 。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 。”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 。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 。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
《史记·夏本纪》“予娶涂山”,“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司马贞索隐:“《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女娲也 。”亦称“ 女娇”、“ 女趫” 。
《尚书·虞书·益稷》篇云:“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 。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
《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
《吕氏春秋》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 。”
【大禹治水的方法是什么?】《华阳国志·巴志》:“ 禹娶于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