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为什么不善于创新?( 二 )


不过 , 纳尔逊和阿罗的论文的问题在于 , 他们(的分析)只是理论层面的 。 一两个较真的人 , 在看到两位经济学家高屋建瓴的观点后 , 提出在现实世界中 , 还存在着一些私人资助的研究——实际上这种研究相当多 。
1990年 , 一位名叫保罗·罗默(PaulRomer)的年轻经济学家对报酬递增和知识增加问题颇感兴趣 。 罗默由此得出的答案使他摘得诺奖桂冠 。 他试图将创新这一经济增长源泉作为模型中的“内在”因素 。 换句话说 , 他将创新作为一种产品 , 既是经济活动的输出 , 又是经济活动的输入 。 他的核心论点是新知识具有非竞争性的特点 , 即人们在不耗尽它的情况下可以分享它;不过新知识也是部分排他的 , 这意味着谁最先拥有它 , 谁就可以先利用它赚钱 , 至少能赚一段时间 。 人们既可以对新知识进行保密(就像哈伯和博施发现氨的铁基催化剂时的做法一样) , 也可以为它申请专利(就像摩尔斯发明电报时的做法) , 或者凭借他们“秘而不宣”的知识先发制人(同大多数软件先驱所做的一样) , 这样做可以在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内获取大量垄断利润 。 这是之前从未提及的(创新的)关键特质 。 知识既是一种公共产品 , 又是一种暂时的个人私有物 。 知识的生产成本很高 , 但有时可以收回成本 。
大公司不善于创新
创新往往来自外部 。 个人和组织皆是如此 。 约翰·哈里森(JohnHarrison)只是一名约克郡的钟表匠 , 在他通过在轮船上安装坚固的精密计时器解决了轮船定位经度的问题后 , 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 , 当权者都没有正眼看待他 , 因为他并不是科学界的显要人物 , 他的解决方法也未涉及先进的天文学知识 。 从托马斯·纽科门到史蒂夫·乔布斯 , 这些伟大的创新者原本往往寂寂无名 , 他们来自不受关注的地区 , 没有广博的人脉、显赫的教育背景 。
在天平的另一端 , 大企业也常常被更具创新力的行业新秀淘汰 。 IBM让微软杀了个措手不及 , 而微软又遭到谷歌和苹果公司的回马枪 。 尽管柯达是胶片时代的霸主 , 但它并未发展数码摄影业务 。 反而 , 它眼睁睁地看着整个行业受到电子产业的入侵 , 自己的商业模式被打乱 , 走上消亡 。 2012年 , 柯达申请破产保护 。 事实上 , 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 柯达的确研发了数码摄影技术 , 但为了自己巨大的既得利益 , 它希望数码摄影消失 , 而非深入探索这一技术 。
1975年 , 一位叫史蒂芬·赛尚(StevenSasson)的年轻柯达研究员制造出一台体积庞大的相机 , 这台相机可以将模糊的电子图像记录在盒式磁带上 , 这样在电视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这些图像 。 赛尚尝试让公司高管们对他的发明提起兴趣 , 但高管们表示这项发明造价昂贵、不切实际、质量低劣 , 所以反对这一发明 。 塞尚透露给《纽约时报》说:“相片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有100多年了 , 没有人抱怨相片的存在 , 它们非常便宜 , 所以怎么会有人想在电视机上看自己的照片呢?”
大公司不善于创新 , 因为它们的官僚作风太严重 , 有太大的既得利益促使它们维持现状 , 而不再关注自己客户的实际利益和潜在利益 。 因此 , 若要推动创新 , 则必须有经济体鼓励创新 , 或者说至少允许外来者、挑战者或者颠覆者能站稳脚跟 。 这意味着开放竞争 。 从历史上看 , 这对大多数社会来说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特征 。 纵观历史 , 无论是贸易公司、手工业协会 , 还是国有企业 , 当权者都热衷于让它们处于垄断地位 。
让大公司创新的唯一活动就是竞争 。 近几十年来 , 以沃尔玛、乐购和奥乐齐等公司为首的超市为客户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产品:条形码、扫描仪、卡车对接卡车的装卸系统、免洗的蔬菜、即食食品、自家品牌产品、会员卡 , 等等 。 毋庸置疑 , 如果这些公司是国家垄断企业 , 它们的创新就会非常缓慢 , 或者根本不会发生 。 零售业的大部分创新来自行业之外:公司对它们可以利用的新技术很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