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自主可控道路上的坚实一步

华为被芯片卡脖子的时候 , 第一个跳出来称自己有去美化生产线不受断供影响的芯片企业 , 是英飞凌 。
英飞凌是一家德国公司 , 前身是西门子的半导体事业部 , 1999年从西门子拆分 。 专注于汽车和工业功率器件(功率半导体占一半以上营收)、安全应用等领域 , 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 , 并在模拟和混合信号、射频等领域掌握尖端技术 。
初看起来 , 英飞凌的领域和华为不怎么搭 。
但事实上 , 华为不仅仅是一加手机厂商 , 公司在通讯设备、企业服务方面 , 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
芯片自主可控道路上的坚实一步】如果有一天华为的汽车业务成为中国的“博世” , 那么英飞凌就有望成为华为最大的芯片供应商之一 。
而英飞凌之所以如此“头铁” , 是因为它在中国有着庞大的利益:2021年公司38%的营收来自中国 。
芯片自主可控道路上的坚实一步
文章图片
按照中国近期的芯片产业自主可控的发展规划 , 英飞凌是不是就成对手了?
其实不然 。
自主可控的核心是可控 , 并不一定执着于追求100%的国产化 。
英飞凌这种企业不仅和中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利益冲突 , 反而还通过正常的贸易合作 , 实现技术输出(无锡英飞凌是其全球最大的IGBT生产厂之一) , 和中国的同行业芯片企业 , 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 。 对于投资者来说 , 要客观的看待自主可控的实质 。
比如 , 从事IGBT的宏微科技 , 同时是英飞凌的客户 , 也是英飞凌的竞争对手 。
宏微科技2021年登陆科创板 , 主要经营IGBT芯片设计及相关产业 。 除了自研芯片外 , 公司还进行芯片采购 , 第一大芯片供应商 , 正是英飞凌 。
01
技术迭代
公司招股书上对IGBT技术迭代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星空君看的想笑又不好意思笑 。
公司于2017年推出了自研第三代IGBT产品 , 对标行业龙头企业英飞凌2010年推出的尚为市场主流的第四代IGBT4系列 , 2019年研发成功了自研第四代750VIGBT芯片对标英飞凌于2016年推出的车用IGBTEDT2产品 , 对标英飞凌于2020年推出的IGBT7系列的自研IGBT芯片公司尚在研发制样中......
芯片自主可控道路上的坚实一步
文章图片
和英飞凌的最新产品相比 , 公司大概有3-5年的代差 , 从实际应用来说 , 这个代差是可以接受的 。 同时 , 公司的研发追赶速度也比较快 , 有望在不远的未来能够维持在不掉队的水准 。
在芯片领域 ,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 , 我们搞就要搞最高端 , 一定要超越台积电 , 一定要把ASML掀翻在地 。
饭要一口一口吃 , 高端芯片虽然重要 , 但从市场来看 , 高端芯片主要应用于手机领域 。 随着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 , 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 有望很快成为芯片需求量最大的细分领域 。
芯片自主可控道路上的坚实一步
文章图片
由于汽车内部空间要远远大于手机 , 能耗也相对充裕 , 对芯片制程的需求就不一定非常高 。
即便是自动驾驶用的高端芯片 , 7nm甚至14nm都是可以接受的 。
芯片自主可控道路上的坚实一步
文章图片
当智能汽车、新能源车全面取代传统燃油车的时候 , 芯片市场会发重大的转型 。
PC市场差不多十年没有增量 , 手机也开始进入存量市场 。
汽车芯片市场迅速崛起 , 超越手机芯片指日可待 。
这个时间点很快就能来临 , 国产芯片企业抢占更多的车用芯片市场 , 才是第一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