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大师生暑期赴彝乡雷波县:科技撑起“硬核”社会实践( 三 )


“雷波县马湖风景区作为国家级4A级景区 , 是小凉山深处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 。 ”四川农业大学驻村帮扶干部付刚老师给“EIA农旅融合助力雷波马湖研学旅行团”这样介绍 。
实践团由该校商旅学院副院长郭凌教授带队 , 含1名副教授 , 2名专业老师 , 3名博士研究生的强劲阵容 , 为探索“文化+旅游+教育”研学旅行模式 , 促进民族团结、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他们下了不少功夫 。
在专家团导师组指导下 , 团队先后走访调研溪洛渡水电站、马湖地质公园、海龙寺等10余处研学旅游资源点 , 与村镇干部、帮扶干部等就研学旅行路线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 并对有意愿参与研学旅行路线的村民、业主进行专题培训 。
“很荣幸在实践期间受到省委教育工委李建勤书记的亲切慰问 , 他感谢并且鼓励我们利用好专业知识 , 把雷波县现有的特色资源充分地利用 。 农旅一体化作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 是实现产业融合的新手段 , 团队也将继续努力 , 为雷波的乡村振兴贡献川农青春力量 。 ”实践团队队长刘懿坚定地说 。
“在整个实践中 , 我们发现雷波县有许多吸引人的风土人情 , 由此 , 团队就萌生用直观且有趣的漫画方式绘制雷波旅游‘兴趣点’ , 希望能吸引省内外游客到当地旅游 , 助力地方第三产业发展 。 ”“翊彝”小分队的成员黄栎璇谈到漫画版“社会实践报告”的创意缘由 。
翊彝团队在学校驻石板滩村书记付刚老师和指导教师的带领下 , 赴雷波县千万贯乡开展为期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 , 团队围绕乡村规划、民宿改造等内容深入当地进行广泛调研 。 调研中 , 团队根据前期对景点功能、设计等规划的了解 , 结合现场走访调研情况 , 确定了马湖、茶场等7个雷波县旅游兴趣点 , 通过绘图的方式记录景区节点 , 助力打造“有地方代表性、有唯一性特色、有强知名度”的景点 。
“雷波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的横断山脉东段小凉山 , 境内地层岩性复杂 , 构造活动强烈 , 现存滑坡隐患点66处 , 崩塌34处 , 泥石流35处 , 不稳定斜坡15处 , 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 ”经过亲身的走访调研 , “优+团队”的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地质灾害强大的威力 , 意识到建立群测群防预警机制的刻不容缓 。
团队通过对雷波县彝族村滑坡现场进行测量并了解当地加固、清理、围栏等现有方法 , 获取边坡建设数据 , 充分利用专业知识 , 开展以“助力我国滑坡加固设计治理”为主题的科研实践活动 。 通过前期对试验流程及测点布设的设计 , 经计算分析 , 选取恰当的缩小比例 , 采用微粒混凝土作为模拟普通混凝土的模型试验材料制作缩尺模型 。 将粘贴应变片的磷青铜带底部嵌固在基岩内 , 均匀分布在模型中 , 用于获取地震时微粒混凝土结构动态响应的实时数据 。 采用国内首创的二维等势线图“成像”技术 , 对滑坡加固点实地开展滑坡风险评估 , 用软件建立起研究工点的滑坡模型 。
据悉 , 四川农业大学团委将进一步深化社会实践雷波专项品牌 , 通过“精准需求对接、多元实践主体参与”结合雷波县地方实际需求 , 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汇集全校力量 , 组建25个实践分队 , 重点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模式调研、科技助力特色产业升级、彝乡公益营销、爱心支教与环保公益6个方面 , 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川农青春力量 。
通讯员彭小芮刘海玥彭雪棋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王鑫昕来源:中国青年报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