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兰香种植技术

留兰香(Herba Menthae Spicatae) , 英文名:Spearmint Herb , 别名:绿薄荷、青薄荷;为唇形科植物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的全草 。多年生草本 , 高0.3~1.3m , 有分枝 。根茎横走 。茎方形 , 多分枝 , 紫色或深绿色 。河北、广东、江苏等地栽培 , 新疆有野生 。
留兰香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 , 一般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 , 耐热、耐寒能力强 , 温度在30℃以上时仍能正常生长 , 在-20~-30℃的低温下 , 地下根茎仍能存活 。早春当地表温度达到5℃左右开始萌发出土 , 幼苗可耐-5℃的低温 , 一般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0℃ , 昼夜温差越大 , 越有利于植株体内精油的积累 。留兰香喜潮湿 , 但怕涝 , 一般田间持水量在75%较有利于生长 , 但各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 , 苗期和花期需水较多 , 第2茬需水较少 。留兰香对土壤要求不严 , 一般土壤均适合生长 , 尤其是砂壤土、壤土更适合生长 。土壤盐碱过大 , 可导致植株矮小 , 生长缓慢 , 影响产量 。土壤pH值以6.5~7.5为宜 。
留兰香的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留兰香由于种子繁殖变异较大 , 因此生产上多采取无性繁殖 。
2、根茎繁殖:早春3月将留兰香新鲜根茎切段摆在开好的种植沟内 , 覆土压实并浇透水即可 。
3、分株繁殖:早春待留兰香新苗长至8厘米左右时 , 连根茎一同挖起 , 分株移栽 。
4、扦播繁殖:在5~6月选健壮的地上茎切成6厘米长的小段 , 在苗床上扦播 , 生根成活后移栽 。
留兰香的种植方法
合理密度:
留兰香分枝力强 , 分枝多、节位低 , 头茬适宜密度约1万株/亩 , 行距为0.4毫米左右 , 株距为0.17米左右 , 二茬适宜密度为4~4.5万株/亩 , 过密必须进行人工间苗或机械疏苗 。
中耕除草:
留兰香在封行前松土除草1~2次 。松土时靠近植株处浅松 , 行间可深些 , 雨后土壤板结及时松土 。在收割前还应人工除杂草1次 , 以免收割时混入 , 影响精油质量 。
适时施肥:
留兰香在整个生育期追肥1~2次 , 株高10厘米时亩施尿素5~8公斤 , 第2次施肥可根据长势 , 在6月上中旬每亩施磷肥3公斤、尿素5公斤以促进留兰香健秆增油 , 提高产量 。
适时采收:
留兰香在初花时节植株茎叶含油最高 , 为最佳收割期 , 应选择连续晴天的上午 , 阴雨大风、阳光不强的天气收割对产量影响很大 , 收割后在地上摊晒七成干时即可蒸馏加工 。
病虫害的防治
1、症状
植株下部叶片首先发病 , 叶片上出现不规则水渍状暗绿色或黄褐色或深褐色病斑 。3-4天后 , 湿度大时在病斑上可看到不明显的轮纹 , 上面布满蚕丝状灰白色霉层(菌丝) , 病叶变黑褐色腐烂;湿度小时在病斑上未见到轮纹 , 上面布有白色霉点(菌丝) , 病叶发黄萎蔫萎缩 。7-10天后 , 环境不适则茎秆表皮破裂萎缩 , 上部叶凋萎发黄 , 中、下部叶黑褐色萎谢;环境适宜则病叶腐烂发黑脱落成光杆 , 茎杆发黑枯死 。
2、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降湿灭渍开墒挖沟 , 降低地下水位 , 墒墒通沟、沟沟通河 , 排水畅通 , 雨止田干 , 减轻湿度消灭渍害 , 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 。一个田块 , 两头出水 , 三沟配套 , 四面脱空 。墒沟间距2.4米 , 腰沟间隔30米 , 田块沟间距离50米 。头茬和二茬留兰香出苗后 , 均要及时进行清沟埋墒 。
(2)科学施肥控制氮肥 , 增施磷钾肥 , 协调植株体内氮、磷、钾比例 , 增强抗病能力 。基肥以有机肥料为主 , 化学肥料为辅;化学肥料以磷钾肥为主 , 氮肥为辅 。追肥以化学肥料为主 , 有机肥料为辅;有机肥料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 。氮、磷、钾比例为1:0.65:0.15 。
(3)合理密植留兰香分枝力强 , 分枝多、节位低 。头茬适宜密度 , 约1万株/亩 , 行距为0.4mm左右 , 株距为0.17米左右 , 二茬适宜密度为4—4.5万株/亩 , 过密必须进行人工间苗或机械疏苗 , 以控制密度而增强通风透光 。
2)化学防治
【留兰香种植技术】以药剂保护为主 , 辅以药剂治疗 。在短时间降雨(如雷阵雨)后 , 及时施药预防1次;连阴雨期间 , 每隔7天防治1次 , 连续2-3次;在发病高峰(或大发生)的初期治疗2-3次 , 每次施药间隔5天 。药剂每亩可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0毫升、甲基托布津70%WP75克或75%百菌清WP150克 , 防效在70%以上 。20%三唑酮EC50毫升 , 防效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