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3年时间,100亿人民币,小米汽车却连生产资质都拿不下( 二 )


造电车 , 是一个极度烧钱的过程 。 并且 , 小米汽车前期自建工厂 , 没有选择代工 , 其所需要的投入只会更多 。 以特斯拉为例 , 品牌在上海的工厂一期投资160亿元 。 小米汽车2021年11月选择落户在北京经开区 , 参考同行们的支出 , 小米汽车首期投资的100亿元人民币 , 够用 , 但不能保证很长时间够用 。

好在小米拥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 , 雷军也表示“我们亏得起”“是值得大干一场的时候了” 。
快:互联网企业以“快”为主要特征 , 小米汽车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原有的特质 。 2021年11月宣布确定总部基地落户北京经开区 , 2022年4月份一期项目便已开工;2021年9月份小米汽车公司正式成立 , 截止目前 , 小米汽车专利总数已经超过了200项 , 内容涵盖自动驾驶技术、电控系统、智能座舱等方面 。
7月7日 , 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辆上路 。 从2021年9月官宣成立 , 到今年7月份测试车辆上路 , 不到一年的时间 , 让人不得不感慨“小米速度” 。
好:今年7月22日 , 小米汽车从上汽通用五菱挖来了该企业的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钘 。 五菱宏光MINI EV的大卖、热卖 , 周钘功不可没 。 在为销售部门请来得力干将的同时 , 小米汽车还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人才招揽范围 。

担任宝马iX外观主设计师的李田原 , 前段时间怒怼理想L9空气悬架断裂的胡峥楠 , 原北汽极狐总裁于立国 。 每一位精英 , 都是领域内赫赫有名的人物 。 好的人才、优秀的人才 , 是小米汽车的优势所在 。
据悉 , 迄今为止 , 小米汽车已经组建了将近300人的团队 , 员工总数已经超过了1200人 。 雷军的“朋友圈” , 让小米汽车拥有了生产、研发人才 。
省:新势力造车 , 上游零部件供应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 。 在被消费者吐槽“组装车”的同时 , 选择供应商提供零部件 , 是一个比从零开始全部由品牌自己生产更为省时省力也省钱的做法 。
迄今为止 , 小米汽车已经投资了超过40家企业 , 涉及半导体、动力电池、激光雷达等领域 。 奥联电子也在此前宣布加入小米汽车的供应商 。
不过 , 选择供应商路线的背后 , 小米汽车将面对硬币的反面——供应链问题 。 之前屠戮了无数车企的“缺芯”问题 , 便透露出供应商路线的弊端 。 此外 , 小米汽车的成本控制也是一个未知数 。 自产零部件的比亚迪拥有话语权和成本控制权 , 对比之下 , 小米汽车选择了“省” , 追求了“快” , 却放弃了自主权 。
“多、快、好、省” , 小米能不能造出好车?
快 , 对造车来说 , 或许并不是绝对的百利而无一害 。
互联网企业下场造车 , 收购、合作的模式更为常见 , 既不会因为跨行而给消费者带来负面第一印象 , 又能专注于智能技术领域 , 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 。
凭借着小米成熟的管理经验、前人已经试验并积累出的经验教训、雷军独特的领袖魅力 , 小米造整车并非妄自尊大、痴人说梦 。
然而 , 从小米汽车官宣成立以来的种种举措我们不难发现 , “快” , 透露出小米汽车的“急” 。

雷军曾说“不做的话小米就会落伍” 。 智能化电动车的红利期和风口期转瞬即逝 , 小米汽车没有当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但雷军不允许小米吃不到最后一口螃蟹 。 为了避免落伍 , 加紧步伐猛追猛赶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
只是 , 在团队组建尚且留有销售端人才空缺的情况下 , 在生产资质至今没有着落的情况下 , 自动驾驶测试车就已经上路了 , 是不是有点过于急了?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小米汽车能不能在2024年量产上市 , 至今存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