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共振是什么?


等离子体共振是什么?

文章插图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是一种物理现象 , 当入射光以临界角入射到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界面(比如玻璃表面的金或银镀层)时 , 可引起金属自由电子的共振 , 由于共振致使电子吸收了光能量 , 从而使反射光在一定角度内大大减弱 。其中 , 使反射光在一定角度内完全消失的入射角称为SPR角 。SPR随表面折射率的变化而变化 , 而折射率的变化又和结合在金属表面的生物分子质量成正比 。因此可以通过获取生物反应过程中SPR角的动态变化 , 得到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特异性信号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是基于SPR原理的新型生物传感分析技术 , 无须进行标记 , 也可以无须纯化各种生物组分 。在天然条件下通过传感器芯片实时、原位和动态测量各种生物分子如多肽、蛋白质、寡核苷酸、寡聚糖 , 以及病毒、细菌、细胞、小分子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表面等离子共振是表面增强拉曼的重要增强机理之一 , 由于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效应及量子效应通过激发光照射能引起表面等离子共振 , 从而大大增强拉曼散射信号 , 已达到痕量检测的目的 。
金属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区别 , 具体如下:金属表面存在大量自由电子 , 而其他物体表面并不具有大量电子 , 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 , 电子受光波作用发生集体共振 , 这共振就产生表面等离子波 。由于连续的金属薄膜电子浓度很高 , 所以等离子波的振荡频率很大 , 在10THz左右 。但是对于金属纳米颗粒 , 由于大量减少了电子数目 , 其振荡频率可降至可见光范围 。但由于金属不再连续 , 在共振波长增强的电场通过金属/介质界面迅速衰减 , 因此称为局域 , 简单来说即非连续造成了局域效应 。提醒:表面等离子波是在平行与金属/介质界面的方向上传播 , 而在垂直方向上是迅速衰减的 , 所以也可以说在垂直方向是局域的 。这种情况下与纳米粒子是一样的 , 纳米粒子的等离子共振其实就是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 。根据Mie理论 , 当颗粒尺寸较小时(2R<20nm) , 粒子可被近似看为处于同相位均匀电场中 , 表现为简单的偶极子共振模式 。大一点的可以看做四极子或八极子或更高阶多级子振动模式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 。它利用光在玻璃与金属薄膜界面处发生全内反射时渗透到金属薄膜内的消失波,引发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子 。
首先Ag的意思是银(Argentum) , 为过渡金属的一种 。化学符号Ag 。
其次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是一种光学现象 。
原理
消逝波
根据法国物理学家菲涅尔所提出的光学定理:可知 ,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 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 , 使折射角达到90°时 , 折射光将完全消失 , 而只剩下反射光 , 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当以波动光学的角度 来研究全反射时 , 人们发现当入射光到达界面时并不是直接产生反射光 , 而是先透过光疏介质约一个波长的深度 , 再沿界面流动约半个波长再返回光密介质 。则透过光疏介质的波被称为消逝波 。
等离子波
【等离子体共振是什么?】等离子体通常指由密度相当高的自由正、负电荷组成的气体 , 其中正、负带电粒子数目几乎相等 。把金属表面的价电子看成是均匀正电荷背景下运动的电子气体 ,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等离子体 。当金属受电磁干扰时 , 金属内部的电子密度分布会变得不均匀 。因为库仑力的存在 , 会将部分电子吸引到正电荷过剩的区域 , 被吸引的电子由于获得动量 , 故不会在引力与斥力的平衡位置停下而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 之后电子间存在的斥力会迫使已经聚集起来的电子再次离开该区域 。由此会形成一种整个电子系统的集体震荡 , 而库仑力的存在使得这种集体震荡反复进行 , 进而形成的震荡称等离子震荡 , 并以波的形式表现 , 称为等离子波 。
SPR光学原理
我们在前面提到光在棱镜与金属膜表面上发生全反射现象时 , 会形成消逝波进入到光疏介质中 , 而在介质(假设为金属介质)中又存在一定的等离子波 。当两波相遇时可能会发生共振 。当消逝波与表面等离子波发生共振时 , 检测到的反射光强会大幅度地减弱 。能量从光子转移到表面等离子 , 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被表面等离子波吸收 , 使反射光的能量急剧减少 。
可以从左侧的反射光强响应曲线看到一个最小的尖峰 , 此时对应的入射光波长为共振波长 , 对应的入射角θ为SPR角 。电子吸收光能量 , 从而使反射光强在一定角度时大大减弱 , 其中是反射光完全消失的角就是SPR角 。SPR角随金表面折射率变化而变化 , 而折射率的变化又与金表面结合的分子质量成正比 。因此可以通过对生物反应过程中SPR角的动态变化获取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特异信号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是纳米结构金属独特的光学特性 。Ag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 , 主要是Ag纳米材料的等离子共振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