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C闪存|替代HDD!大容量存储时代QLC未来可期
2018年,三星发布了首款搭载QLC颗粒的固态硬盘860 QVO,定位入门级硬盘领域,发布之后消费者对QLC固态硬盘的评价褒贬不一 。
经过一年的沉淀,三星发布了860 QVO的升级版本——870 QVO,1TB起步的起步容量以及最高8TB的超大容量,新QVO系列可以说得到了口碑和性价比的双丰收 。
不过对于一些用户而言,他们认为固态硬盘使用QLC颗粒就是一种“退步” 。
那么QVO系列的推出,究竟是固态硬盘发展史的进步,还是开了一次“倒车”呢?这里不着急先下结论,我们一步步来进行分析 。
说在前面:QLC固态的使命,不是为了替代TLC
首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NAND闪存存储的基本原理:存储单元通过施加不同变化的电压实现信息存储 。
其实SLC/MLC/TLC/QLC颗粒的区别,就是按存储单元可存放的数据量进行区分,TLC颗粒的一个cell单元可以存储3bit信息,容量相比MLC颗粒增加1/3,擦写寿命也降至1000-3000次 。
而QLC颗粒的一个cell单元可以存储4bit信息,容量相比TLC颗粒再次增加1/3,但是写入性能、擦写寿命同样会相应减少 。
文章图片
目前,TLC颗粒占据着固态硬盘颗粒市场的大头,纵观固态硬盘从SLC颗粒到TLC颗粒的发展历程,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QLC固态硬盘即将替代TLC硬盘”的结论 。
实际上,QLC固态的使命,并不是为了替代TLC固态,而是为了替代HDD硬盘 。
大容量存储时代,QLC未来可期
在QLC固态刚推出的时候,许多存储厂商都将首发目标对准了企业级市场,而不是消费级,原因在于,NAND厂商把QLC颗粒的硬盘定位于大容量数据盘,用于取代企业级HDD硬盘的地位 。
一旦QLC闪存颗粒大规模量产,除了在连续读取性能上虽然不会领先HDD太多外,可以达到10-100TB的大容量 。
在连续读取性能上虽然不会领先HDD太多,但是随机读写能力也可以远超机械硬盘,这是固态硬盘的运行原理所决定的 。
同时相比待机功耗,QLC硬盘更是低上不少,因此在企业级大规模数据阵列的应用上,QLC固态硬盘可以说完胜HDD硬盘 。
那么QLC闪存是如何将容量大幅提升的呢?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每个cell单元的存储数据量上升之外,3D-NAND技术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的原理是通过在同一个晶片上垂直堆叠多层存储单元,通过堆栈更高的层数,实现更大的存储密度 。
三星在3D-NAND闪存技术方面已经实现大规模成熟量产,此前首发的860 QVO就已经实现单颗粒1TB容量,如今发售新一代870 QVO甚至达到了最高8TB的存储容量 。
文章图片
随着成本的降低,未来QLC固态硬盘将会进入TB起步的大容量时代,是真正可能取代HDD硬盘的选择 。
对于普通用户,最理想的使用场景就是使用一块TLC的NVMe硬盘作为系统盘,大容量的QLC固态硬盘作为从盘(数据盘),这样QLC闪存的优势就能够最大化的发挥了 。
3D-NAND:提升QLC可靠性的良方
部分用户不看好QLC固态硬盘的普遍原因就在于QLC闪存的寿命 。前面也提及到,由于先天技术原理的原因,QLC颗粒的性能和可靠性确实会有所降低 。但是要知道,现在是属于3D-NAND堆栈技术的时代 。
【QLC闪存|替代HDD!大容量存储时代QLC未来可期】以往2D-NAND闪存想要追求容量提升,就需要依靠制程工艺,提高晶体管密度,就像一个房间里,所有人都变小了,才能装得下更多人 。
- 军工|中国版“英伟达”诞生,核心技术完全自研,国产替代即将崛起
- 去年11月底|五菱e10专利图曝光,有望替代电动三轮车进军快递行业
- 闪存|iPhone 14有望采用打孔屏:QLC闪存 最高2TB
- 崔筱盼|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 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小米科技|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5大巨头霸占90%市场,国产替代补齐行业空白
- 人工智能|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 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ssd|美光推出176 层 3D QLC NAND 闪存的 2400 PCIe Gen4 Client SSD
- 人工智能|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人?
- ssd|镁光开始出货其176层QLC SSD,外形小巧,存储容量为2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