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思考可以让我们拒绝罪恶 , 远离作恶 。
—— 哲学家 汉娜·阿伦特
汉娜·阿伦特是西方思想史上少有的女性人物 , 也是公认的政治哲学家 , 但她自己却更愿意称自己是“政治理论家”或“政治作家” , 而避免用政治哲学家或某类哲学家这样的称呼 。
文章插图
汉娜 · 阿伦特
汉娜 · 阿伦特的思想
阿伦特一生探讨的话题范围非常之广 , 路径也不拘一格 。她的政治哲学并没有统一的体系 , 涉及的问题有:极权主义、政治行动、自由与革命、暴力与人权、共和的危机、责任与判断、艾希曼审判、对恶的反思以及人的境况 。
在这些繁杂的主题中 , 有一个核心的要素始终贯穿其中 , 那就是——对“人类事务之脆弱性”的关切 。1958年 , 阿伦特出版那部著作《人的条件》(《人的境况》) , 其最初的标题就是“去爱这个世界” 。或许 , 这个标题已经足以表达阿伦特对人类和世界的终极态度 。
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哲学家之一 , 阿伦特同时也是个杰出的伦理学家 。她所谓的两种恶:一个“根本恶”或者叫“极端的恶” , 另一个则是“平庸的恶” 。这两种“恶”分别在她的两部重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和《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得以阐述 。——极权政治下 , 人们附庸作恶 , 视作恶为常事 , 甚至视之为恪尽职守 。这种恶很平庸 , 很日常化 , 在作恶者眼里 , 这些恶都不是恶 , 不但不是恶 , 还是一种美德 。
这种现象其实早就引起阿伦特的注意与思考 , 1949年12月14日 , 她在欧洲旅行时就在给丈夫布鲁希尔的信中说:“德国人依靠终生的谎言和愚蠢在过活 。”这句话的背景离战后德国全民大反思还有十多年 , 那时候 , 还有许多纳粹或亲纳粹分子在战后新政权下如鱼得水 , 参与过各种纳粹恶行的普通德国民众也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 。
文章插图
阿伦特的身世
1906年10月14日 , 阿伦特出生于德国的汉诺威市 。
在阿伦特出生几年后不久 , 全家搬迁到了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 , 也就是康德的故乡 。她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 , 但因疾病在1913年去世 , 同年她的祖父也去世了 。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因俄国军队的入侵 , 母亲带着阿伦特逃到了柏林 。
文章插图
8岁的阿伦特与母亲
亲人的相继过世和战争的气氛 , 这些经历让小时候的阿伦特感受到了生活之动荡与不安 。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 , 阿伦特对人类的苦难就特别敏感 。
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阿伦特的“犹太人”身份 。在1964年 , 阿伦特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犹太人一词 , 从未在家中提起 ,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 是在街上玩耍时孩子们的反犹言论 。” 阿伦特从她人口中得知自己犹太人的身份 , “犹太人”是别人贴给她的一个标签 。
文章插图
汉娜·阿伦特与海德格尔
与海德格尔激情燃烧的师生恋
1924年 , 阿伦特以合格的成绩进入马堡大学 , 也就是海德格尔执教的大学 。与海德格尔的相遇 , 对阿伦特一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18岁的阿伦特求知欲很强 , 她选了海德格尔的课并被这位哲学教授的魅力深深吸引 。那时 , 阿伦特还是个天真的女大学生 , 精神的孤独使她需要思想的慰藉 , 在被海德格尔思想深深震撼的同时 , 产生了崇拜之情以至萌生了不顾一切的念头 。
而那时海德格尔已经35岁 , 是哲学系的教授 , 他有着妻子和家庭 , 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在课堂上 , 海德格尔看到了这位水灵灵的漂亮女学生阿伦特 , 或许是被其非凡的气质感染 , 海德格尔对其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
于是 , 他们的关系很快演变成了师生恋 , 开启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而这段时光里 , 海德格尔正在撰写他的《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后来说 , 阿伦特是他的灵感之源 。
她的好朋友约纳斯 , 回忆起他在马丁·海德格尔研讨班上遇到阿伦特时的情景:“我是怎样记住这位新来者呢?她害羞、离群 , 举止非常美丽 , 眼神孤独 , 她出乎意料地以一种独特且难以描述的方式站出来 。在那里 , 有才学的聪慧并不罕见 , 但它在她身上体现得特别强烈 , 此外还伴有一种内在的指引、追求品质的本能、对本质的把握和对奥秘的探查 。”
1926年 , 海德格尔感受到了婚外情的压力 , 他也不想让私情妨碍自己的前程 , 于是结束了这段师生恋的关系 。随后阿伦特来到海德堡 , 跟随她后来的导师雅斯贝尔斯学习 , 在他的指导下 , 阿伦特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论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 。
与采访人员君特·施泰因的闪婚
为了抹去海德格尔在她心中留下的心理创伤 , 1929年阿伦特来了柏林 , 遇到了采访人员君特·施泰因 。他很不错 , 是一个很会体贴人的男人 , 一次阿伦特生病 , 他无微不至的关心让阿伦特感动 , 阿伦特下定决心与他闪婚 , 成了施泰因太太 。
但两个人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 , 两个人之间有太多的不同 , 阿伦特像男人一样抽雪茄烟让施泰因难以忍受 , 阿伦特觉得他们组成的这个小家就像一个地狱 。1936年施泰因离开阿伦特离开他的家前往美国 , 一年后这段错误的婚姻终于画上了句号 。
文章插图
汉娜和君特·施泰因 , 1929年
从哲学投身政治
20世纪30年代 , 纳粹上台 。
不过 , 让阿伦特感到震惊的并非“纳粹上台”这一政治事实 , 而是当时很多德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跟纳粹合作的普遍现象 。在阿伦特看来 , 这些知识分子怎么没能看清纳粹政权的本质呢?
这些哲学家的政治愚蠢——尤其是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合作(尽管后来海德格尔也意识到了支持纳粹乃误入歧途)——这些事件深深刺激了阿伦特 , 再加之自身的犹太人身份 , 于是她不再同意自己仅仅做一个旁观者 , 她从哲学转向了政治 。
1933年 , 阿伦特接受了一份政治工作——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组织活动 , 由此招致了拘捕 , 她逃到了法国 。在流亡法国期间 , 她继续为这家德国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工作 , 在这里她遇到了许多被流放的犹太复国主义者 。也正是在法国 , 她结识了瓦尔特·本雅明以及雷蒙·阿隆 , 并和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
文章插图
阿伦特与丈夫海因利希·布鲁希尔
在巴黎本雅明的家庭聚会中 , 阿伦特认识了他深爱的第二任丈夫——海茵利希·布鲁希尔 。一场长达三十多年的火热之恋就此拉开序幕 。布鲁希尔不同于海德格尔 , 也不同于施泰因 , 他有一种迷人的单纯善良和过人的才智 , 有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阿伦特在他身上找到了自己梦想的真爱 , 和他一起享受快乐 , 面对艰难 。
于是 , 在结束了与前夫施泰因的法律关系后 , 她便与布鲁希尔在巴黎结婚 。
1940年 , 巴黎沦陷 。她侥幸逃脱 , 并于1941年5月安全到达美国纽约 。十年后 , 阿伦特成了美国公民 。
流亡的岁月以及与纳粹分子斗争的经历 , 再加之她犹太人的身份 , 这些因素对阿伦特的思想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文章插图
汉娜·阿伦特墓地
1975年12月4日去世 , 病因是心肌梗死 。
【汉娜阿伦特,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思想与情感】这就是汉娜·阿伦特的生平故事 。阿伦特的一生经历丰富 , 充满传奇 , 她曾言 , 在20世纪生活 , 如同下雨天出门没带伞 , 只有在雨中行走 , 任雨点打在自己的脸上、身上 。然而日子再苦 , 也还要过 。回顾阿伦特的一生 , 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她其实是幸运的 , 尽管是恶劣政治经验的亲历者 , 但爱和友谊始终围绕着她 , 她的一生恰好是她思想的写照 , “正是通过对世界的爱 , 人才明确自身在世界之中的家园感 , 然后才想着从自己的善恶去照看这个世界” 。在阿伦特这里 ,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 他出生并给世界带来新的东西 , 在世界之中生存 , 并不像海德格尔那样意味着沉沦 , 而是与他人的共同生存 , 并不断地创生 , 将世界塑造成与他人一起思考、判断、言说、行动的舞台 。
文章插图
- 挽回时怎么道歉比较好 说错话了怎么挽回女友
- 男人厌倦了女生有什么表现 男生厌倦女生时的表现
- 纹眉后可以汗蒸吗?纹眉后能汗蒸吗?
- 520节日礼物送女友什么比较好?
- 让女生荷尔蒙飙升的三种行为,看看有哪三种
- 养狗的女人不能娶是真的吗?了解女人养狗的原因
- 女朋友让我买化妆品比较贵,我该拒绝吗?
- 520送女朋友的礼物清单,赶紧开始准备起来
- 上海到重庆,上海到重庆武隆仙女山的航线即将开通
- 女生主动买单有着不同意义 女生主动买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