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元宇宙医疗五大场景爆发前夜( 三 )


AI超级医生正在成为疾病治疗与预防的得力助手 。 从疾病防治的角度来看 , 基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 , 以及虚拟现实技术 , 可以提高复杂疾病的分析诊断效率 , 并逐步实现对各病种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 最终降低发病率、提升患者生存率并改善其康复后的生活质量 。
以脑卒中为例 , 在疾病发生前 , AI超级医生可以通过区域高危人群大数据管理中心、智能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等早筛联防机制 , 进行风险提示和筛查导诊 , 做到“防未病” 。 在疾病发生后 , 一站式智能辅诊可以极大加快影像检查和图像重建工作 , 智能危急分诊可以自动生成患者病况量化信息 , 为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争分夺秒 。 在疾病治疗中 , 模拟诊疗可以提供试错冗余;数字手术室可以提升手术治疗精确度;远程协同会诊可以提升复杂情形下的疾病诊断效率 。 在疾病治愈之后 , 预后随访系统可以全程智能追踪患者预后情况 , 并可通过医疗元宇宙中的数据信息形成预后预测 , 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
从长远来看 , 元宇宙医疗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全面推进 , 将为医生与患者、家庭与医院之间带来新的诊断与治疗的变革 , 也将重塑下一代数字医疗 。
医院去中心化 , 五大场景深化分级诊疗
现在的医院体系是由各医院在本地区以中心化的形式存在 , 各医院在信息数据共享和患者互通上非常有限 , 更多是各自为阵 。 虽然互联网医院模式异军突起 , 但是仍难重构当前医患关系 。
互联网医院的兴起 , 目标是为了缩短患者与医生的距离 , 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 , 缩短就医等待时间 。 但在一些特定场景下 , 互联网医院的普及降低了患者获取头部三甲医疗资源的门槛 , 在基层医疗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情况下 , 进一步加剧头部集聚效应 , 将原本线下的拥挤和排队转移到线上 。
如果说互联网医院是一个平面式的互联互通 , 那元宇宙医院就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传感设备和虚拟现实场景的空间式链接 。 未来元宇宙将改变当前医院连接模式 , 同时也将彻底改变目前就医逻辑以及医患关系 。
伴随元宇宙“新基建”的完善 , 元宇宙未来将助力医院向去中心化转型 , 形成分布式的问诊、检查、诊疗节点 。 结合区块链的数据存储和加密技术 , 数据将加速互通、加速互认 。 患者的医疗记录将更完整、准确、可信 , 这对于疾病的治疗、随访、创新药和器械的研发、医疗保险的精准定制都将带来很大的帮助 。
在医院内 , 元宇宙在院内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丰富 , 包括协同会诊、术前模拟、术中定位、远程手术、机器人智慧医疗、仿真教学、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等 。 在医院外以及患者生活场景下 , 预计元宇宙医疗也将落地诸多应用 , 其中元宇宙医学检测、健康监测设备的落地速度将最为迅速 。
智能化检测设备 , 便携式、无感化的健康监测设备将成为元宇宙医疗“新基建” , 如血液、尿液、血糖等医疗检测设备 , 心电图、血压等生理指标动态记录的健康监测设备 , 将根据其具体功能、适用人群、使用频次分别部署至5大场景 , 进一步赋能院外检测 , 为医患关系建立一种新的就医诊疗程序 。
第一大场景 , 可穿戴、无感化健康监测设备适用于个人;第二大场景 , 便携式检测、监测设备适用于家庭;第三代场景 , 使用频次高、操作门槛低、更为便利、多中心布点的检测设备将出现在社区医院;第四大场景 , 常规、便利、使用具有一定门槛的检测设备部署于第三方检测中心;第五大场景 , 使用频次低、使用门槛高的高精尖设备在医院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