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后运营时代,文安智能的“中观”思考( 二 )


那么,该如何平衡政府公共服务与商业化需求,解决智慧城市高低维度差的难题呢?文安智能提出了“中观智慧城市”的新概念。
中观智慧城市:平方公里级的城市智能体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在进入后运营时代,智慧城市是一个庞大又复杂的体系,不能只建设不运营。”文安智能联合创始人、CTO宋君表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价值不只是对政府,还有企业、社区和商业等微观场景。但上述两个维度一个“过高”(万平方公里体量),一个“过低”(万平方米体量),要打通它们,需要有一个适当规模的中观场景——一个平方公里为单位的城市区域空间(平方公里体量)。
具体来说,中观智慧城市是指可以实现数字驱动的智慧化运营的生态单元,在这平方公里规模的城市智能体里,生态参与者有居民、有企业,同时也有政府。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一边是“高科技产品的堆砌”的思维模式,一边是“重建设、轻运营”的落地现状,导致许多智慧城市项目急于快速上马,却没有真正发挥效能。
“智慧城市建设像一条纽带,一头连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另一头连着的则是城市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实际需求。”文安智能的中观智慧城市理念,就是在宏观城市级智慧城市和微观智慧社区两极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后运营时代,文安智能的“中观”思考
文章插图

据宋君介绍,中观智慧城市以城市区域为物理空间,以商业·住宅·产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感知AIoT、场景推理图谱、强化学习决策为技术支撑,以生态合作及业务协同为基础模式,提供“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的高科技应用服务建设,推进城市智能体演进。
更中枢的智能化,让城市学会思考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各类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且共同作用,推动城市的智慧运行。在智慧城市生态建设当中,城市管理主体正由单一走向多元。
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到众多场景,能率先在众多的市场赛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企业必然能抢占先机。在郑强看来,当前智慧城市涌现出许多机会,很多人工智能企业都在试水,试图寻找自己擅长的领域。
郑强表示,目前的人工智能行业在感知层已处于“内卷”状态。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数不清的企业迅速涌入,行业内卷也远远不会只停留在感知层。此时,科技企业对于行业的理解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后运营时代,文安智能的“中观”思考
文章插图

“做的多,不如做的专,中观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是要让城市学会自己思考。”郑强如是说。
“智慧城市的建设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安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陶海曾表示,抓住细分领域中的最大痛点,做深、做透,成为该行业的领头羊,并将其技术与能力边界逐渐拓展到其他领域,成为智慧城市的科技运营商,是一条明确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践证明,陶海的思考是正确的。物联网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庞大的感知网络,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与技术基石。在任何场景下,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市场竞争的企业都需要拿过硬的技术和产品来掌握话语权,这也是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的立足之本。
2021年7月12日,文安智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已经在金茂中欧科创园落地,旨在横跨政府侧的城市治理以及商业侧的空间运营场景,打造覆盖商/住/产/政的智慧产城一体化运营系统,打破空间边界。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后运营时代,文安智能的“中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