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产品workshop(工作坊)执行策略

编辑导语:Workshop工作坊形式在当下逐渐为更多领域所使用,这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合作与思想碰撞,激发创新思维,并实现人脉的拓展。本篇文章里,作者就产品工作坊的发起方式、流程操作等方面做了总结,一起来看一下。
执行|产品workshop(工作坊)执行策略
文章插图
Workshop最早出现于教育和心理学领域,是一种通过分享自身解决某种问题的经验,以激励和引导其他具有相似问题的人的学习方式。该模式随后被引入到其他领域,逐渐成为一种解决和思考问题的新方式,特别是在创客领域——产品工作坊。
一、发起的方式一般在互联网企业,产品经理接触工作坊的渠道有以下三种。
1. 公司内部举办有些公司希望通过内部特别是跨部门的工作坊,一来可以促进跨部门的沟通 ,二来则希望能通过不同业务、不同思考方式为某些产品提供突破性的解决方案。一般组织者、参与者都是内部员工。
2. 聘请外部专家一般聘请的角色承担的是老师角色,负责引导、解答、点评。除此以外,其他参与者一般都是公司内部员工。
3. 外部学习这是最常见的workshop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参与者来源于不同的单位,相互间缺乏了解,工作坊主题多数与公司业务不相干,是一种完全的创新,更考验参与者的综合能力。
二、工作坊全流程工作坊的整个流程及各流程需要注意事项说明如下:

  1. 策划:确认主题,明确为什么举办工作坊及希望达到的成果。同样的需要对预期的参与人、地点、时间、材料等进行预估。
  2. 评审:内部对策划进行评审,评估是否值得执行、执行预算、KPI(OKR)等事宜。
  3. 关键事项推进:包括关键人邀请、场地落实、学员招募、材料准备、活动宣传等。
  4. 后勤保障:包括老师住宿、饮食、设备调试、现场直播(录播)等。
  5. 工作坊开展:整个流程最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成效。做好现场记录、产出结果整理等。
  6. 复盘:各部门分别复盘及整体复盘。
  7. 宣传: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举办,适度的宣传肯定能起到更好地作用。宣传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宣传优秀案例、发送整理的案例材料、公众号软文等。
三、工作坊小组流程除了指导老师需要做的引导工作外, 工作坊小组内部的流程直接影响整个工作坊的最终结果——以产出论英雄。一般如下所示可分为6个阶段。
1. 组建团队一般是根据现场座位直接组队,团队规模一般不超过6人,具体规则由老师指定。
2. 自我介绍团队组建后最重要是每个组员需要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一般包括名字、职业、所在行业、公司、从业时间、擅长点。自我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一个是直接发言介绍,还有一种是各自在便签上写好,摆在自己面前,其他人查看。
3. 角色确认角色确认的关键是指定一名组长,可以是毛遂自荐,也可以是相互基于之前的自我介绍推荐。需要说明的是组长最重要的职责是协调,不一定是最强的。
4. 任务分配组长组织成员基于老师给定的主题或要求,引导成员共同讨论,确认任务内容,基于成员各自能力优点分配工作负责人员。任务分配必须指定交任务形式及时间要求,如10分钟后写在便签上。
5. 汇总输出【 执行|产品workshop(工作坊)执行策略】组长引导团队成员各自阐述自己的思考结果,互相点评、互相补充,然后按照老师指定的方式,如写在A4纸、黑板等方式,将汇总的结果予以展现。一般输出的结果老师都会给出具体的要求,比如主流程、关键原型(草图)等,但展现方式上则可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