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疫夹击之下 居家办公为何难落地( 二 )


相关决策具有强制性吗?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教授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传染病防治法》授予了一定权力 , 包括在预警期和应急期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来控制事态发展 。“当然 , 相关法律也明确规定 , 这些强制性措施也是要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相关联 , 尺度是要跟事件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的 。”张强说 。
张强表示 , 如果地方政府明确采取应急措施要求 , 显然是具备一定强制性的 。但有时特别是预警期 , 政府往往向社会发布的是有关采取特定措施来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或者劝告 , 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这时企业有一定的选择空间 , 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在充分了解所在地政府信息的基础上 , 根据企业类型、行业所在区域等具体特征 , 对这个情境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
当选择权交到企业手中 , 情况会如何呢?北京翠湖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路明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居家办公暂无法治文件可依 , 国有和体制内单位会较为积极地响应居家办公预警建议 , 决策权多在于集团和本单位最高领导” 。
“对于城市发布的预警或居家办公建议 , 公司会综合考量后再决定是否实施 , 比如对于提前一天的预警 , 会一大早看一下天气情况后再决定 , 最终决策权在总裁办 。”北京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对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 , “对于那些不会选择居家办公的企业 , 可能也确实有实际难以执行的困难 , 比如大部分员工的工作就需要他们在公司里面操作或者出外勤 , 在家干不了 。”
企业选择:
治理能力大考
对于企业来说 , 居家办公有何影响?据艾媒网数据 , 从2020年中国职场人新春居家办公利弊评价调查来看 , 有42.9%的企业高管认为居家办公弊大于利 , 与“利弊相当”和“利大于弊”的选项相比 , 占据最多数 。
去年疫情较严重时期 , 北京翠湖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进行了为期1个月左右的居家办公 。尹路明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当时大约30名员工通过居家开网会的形式工作 , 部分骨干会在部分时间无规律到办公室上班 。“相比之下 , 民营企业比较难下积极响应的决心 , 频繁预警和响应造成的损失均需民企老板自己承担 。”尹路明说 。
办公家具企业Steelcase的全球调研数据显示 , “根据中国区数据 , 居家办公导致员工的决策速度下降19.7%、效率下降18.7%、参与度下降15.8% , 这些因素均有可能对公司运营造成影响” 。
“影响是一定有的 。”北京知诚社会组织众扶发展促进会会长任壮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其中 , 居家办公对生产、制造业和文化、旅游行业影响大 , 对互联网等轻资产、智力密集型影响相对较小” 。
【涝疫夹击之下 居家办公为何难落地】“居家办公主要是为了控制人流 , 高风险地区人员的聚集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企业要平衡风险 , 如果它为了经营选择承担风险的话 , 一旦有人员伤亡或其他意外发生 , 对企业来说也是重大的长期的冲击 , 这是更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张强说 , “这是对企业怎样实现精细化、弹性化管理的一个考量 , 也是对企业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