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哪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哪里

文章插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
意为:“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一“老”(动词):尊敬;第二个和第三个‘老’(名词):老人、长辈 。第二个是自己的长辈,第三个是别人家的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的意思,第二个和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第二个是自己家的孩子,第三个是别人家的孩子;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哪里】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
译文:
让七十岁的人穿上好衣服,吃得上肉,使老百姓不挨冻受饿,能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人 。
出自先秦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自己的国家,(算是)尽了心啦 。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 。
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办 。考察邻国的政事,还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增加,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吧 。战鼓咚咚敲响,两军兵器已经接触,抛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后停下来 。逃了五十步的人嘲笑逃了一百步的人,那么怎么样?”
梁惠王说:“不可以 。(他们逃跑)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呀 。”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
如果兵役徭役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细网不到深的池塘里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生养死葬都没有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
“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丝织品做的衣服了 。蓄养鸡、狗、猪等家畜,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吃肉了 。
百亩大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顶着重物行走了 。
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织品做的衣服又有肉吃,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做了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
诸侯贵族家的狗猪吃人所吃的粮食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粮仓赈救 。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责任,年成不好 。”
这种说法与用兵器刺人并杀死他,却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咎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归顺了 。”
扩展资料: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着“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
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 。孟子抓住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来归,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方法 。
全文结构严谨,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层次分明,环环相扣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使说理过程显得从容不迫 。本文语言上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极具雄辩气势 。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