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周|大厂员工改写互联网的议事规则( 三 )


2014年腾讯内部社区乐享讨论的是公司粽子礼包的问题,在号称鹅厂知乎的乐问版块,大家各种高能,吵得不亦乐乎。
2016年,阿里出了码农写脚本狂抢124盒月饼的事件,内网热议如何处罚,涉事的4人被开除后还引发其他大厂的哄抢。
对比同时间的华为心声社区,议题就相对深入,在“内卷”一词尚未爆火之前,员工已经在讨论“奋斗者协议”之类的职场话题,虽然讨论还局限在“反正要加班,为什么不选钱多的公司”这种水平。
这两年大厂内网的职场话题越发开放,但并没有形成一种主导观点,也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只是简单的情绪宣泄,当然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按照著名的罗伯特议事规则,提出动议的一方应该附带执行策略,否则舆论场就是菜市场,徒乱人意,无法进入决策流程。
取消“大小周”是个积极的变化,据说字节准备了几种预案。
1、取消大小周,员工按需加班;
2、取消大小周,薪水普涨 5%;
3、不取消大小周,情况如常;
4、各业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不统一规定取消大小周。
不管最后的决策体现了谁的意志,也不管员工是否得到实惠,在议事流程上毕竟是个进步。
现在的内网正从吃瓜平台进化为内部治理平台。
去年6月阿里的一场内网直播,最高在线3万人,大家集体狂喷一位p9找下属代考的处罚过轻,往日的一团和气再也不见了。
大厂对内网运作都有严格要求,截图泄密、透露信息等行为都被禁止,阿里坚持实名,腾讯可以匿名,字节每个月有4条匿名贴限额,但大家轻易不越雷池一步。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
内网的讨论越来越深入,话题越来越本质,很多超级大瓜都是内网率先爆料,形成共识后进而影响公司最后决策,匿名的脉脉反而只是个简单的吐槽平台了。
当年德鲁克高喊的“员工自治”,正被互联网实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