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重庆日报2021年6月18日|聚焦重庆软件产业发展模式“2.0版”( 二 )


按照计划 , 中心城区各区(包括两江新区、重庆经开区、重庆高新区 , 下同)将利用存量楼宇加速集聚软件企业和人才 , 打造一批集约化、特色化、现代化软件产业集群 。 到2025年 , 实现使用存量楼宇面积200万平方米 。
目前 , 中心城区各区已经迅速行动起来 , 成立了软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 对各自辖区的存量闲置楼宇进行全面摸底 。 来自市经济信息委的最新数据显示 , 截至6月底 , 中心城区各区排查出适合发展软件产业且政府可以收储的存量楼宇共计近300万平方米 。
后续 , 中心城区各区将建立存量楼宇台账 , 出台利用存量楼宇发展软件产业的配套措施 , 加快实施收储改造 , 打造适合让中小软件企业入驻的楼宇载体空间 。
“今后 , 中心城区就是一个超大软件园 , 而分散在中心城区各区的一栋栋楼宇 , 就是汇聚在这个软件园并让其发光的一颗颗‘星星’ 。 ”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说 , 重庆正在将过去的“综合型+特色型”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 转变为利用存量楼宇发展软件产业的新模式 。
为啥要转变 , 新模式有何优势?其一 , 可以实现存量楼宇资源集约化利用 , 有效盘活存量楼宇 。 其二 , 软件产业是楼宇经济 , 商业楼宇既有创新创业气氛 , 又有品质生活气息 , 是发展软件产业的好载体 。
其三 , 新建软件产业园区存在可用土地越来越少、建设周期长等问题 。 而将存量楼宇改造成适合产业发展的载体 , 可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 快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 加快重庆追赶软件产业发达城市的步伐 。
狠抓人才引育
破除软件业发展最大瓶颈
不过 , 仅凭这些优势 , 还远不能实现“满天星”行动计划确立的目标 。 如果无法吸引来大量“凤凰”在这些存量楼宇“筑巢” , 一切都是空谈 。
在杜婷婷看来 , 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企业招人难的问题 。 她认为 , 人才是影响软件企业是否到一个城市落地的最重要因素 , 而重庆发展软件业面临的最大瓶颈 , 恰恰是企业很难招到人才 。
以重庆软件园为例 , 很多软件企业在落户该园区前 , 都曾因担心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举棋不定 。 为把这些企业吸引过来 , 杜婷婷不得不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 , 从国内外四处为企业找人才 。 “不过 , 这种事做起来太难 , 能否做好取决于运营团队的能力和资源 。 就整个重庆而言 , 要解决软件企业的人才问题 , 还得通过政策激励等措施打造对人才有吸引力的生态环境 。 ”她说 。
“人才是发展软件产业的第一资源 。 ”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 接下来 , 重庆将从引才、育才两方面入手 , 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 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聚集的“小气候” 。
一方面 , 重庆将鼓励中心城区出台落户购房、子女教育、社保医疗、一次性奖励等专项人才政策 , 建立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人才年薪收入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 营造“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良好人才环境;另一方面 , 将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教融合 , 鼓励高校联合科研院所、企业、培训机构等共同加强高层次软件产业人才培养 。
除了抓人才 , 重庆还准备了不少吸引软件企业进驻的措施 。 如 , 将存量楼宇改造成企业可以“拎包入住”的空间 , 并给予新入驻企业租金减免、购房装修补助、网络通讯补助等优惠政策;推行“一楼一策”精准招商 , “抓大不放小” , 集中资源扶持一批软件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挂牌上市企业 , 促进企业成群、产业成链;引入专业化、职业化楼宇园区运营管理团队 , 提升楼宇招商引资、企业服务、运营管理等能力 , 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生态;以场景应用育企业、带产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