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水”给中石油、中海油,这家公司要孪生出一个数字地球|潜伏独角兽( 二 )


试想一下 , 从传统的材料实验室检测方式 , 到一种极度轻便灵活的方式——将材料碎屑放入身边扫描设备中 , 数分钟后就能将材料解构 , 再通过三维数字孪生 , 准确解码多种性能与特征 。 在无损样本的情况下 , 还能溯源诊断材料问题 ,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才有的效果 。
清能艾科通过自研的硬件设备+软件算法 , 正在将这一科幻场景逐步落地 。 就拿油气勘探举例 , 原本勘探需要钻井后 , 取出长达数十米、重达数吨的样本 , 用于检测孔隙度、渗透率和力学特性等不同项目 。 而现在只需要钻井产生的克级岩屑 , 就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全部性能检测 。
不同于以往的化验手法 , 清能艾科采用的方法 , 更多是通过解析材料的宏观与微观空间结构和化学组成 , 给材料进行基因检测 , 从而直接计算获取材料特性 。
所以这套技术的第一步 , 是能随时随地打开材料的微观结构 。 首先要获得微米精度的三维图像 , 就需要扫描设备具备较高精密程度 , 而当精密设备离开实验室直接踏入条件复杂的工业现场时 , 就成了一道需要迈过的高门槛 。 “想在海上油气平台上扫描出微米级的分辨率 , 就必须克服晃动和震动挑战 。 ”清能艾科联合创始人昝成告诉36氪 。
为此 , 清能艾科选择自研小型微米CT扫描软硬件系统 , 可用于油田现场等场景 。 目前 , 该小型化微米CT装备已应用于中海油、中石油等多个项目 。 同时 , 其自研的应用于微观动态监测的微米CT驱替扫描系统 , 以及用于连续扫描大尺寸样本的现场CT扫描系统也已投入商业化应用 。
“卖水”给中石油、中海油,这家公司要孪生出一个数字地球|潜伏独角兽
文章图片
Geoscan全直径岩心CT扫描设备
扫描之后的第二步 , 是重构图像 。 可以简单理解为用数字孪生的方式 , 将材料的空间结构特征再现 , 包括这一材料的骨架构成、孔隙分布以及物质分布等 。 第三步是根据材料的结构特征 , 应用多尺度下的微流动和应力数字仿真技术 , 翻译出该材料对应的性能与特点 , 并投入实践 。
不论是重构空间结构 , 还是数字仿真技术 , 核心在算法层面 。 一方面需要配合多尺度图像扫描进行机器识别 , 真实还原出一个多孔介质材料的空间结构;另一方面需与材料的实验数据比对 , 基于原理翻译出物质的特征参数 。 目前 , 清能艾科根据材料的应用场景需求 , 将提取的材料特征 , 按照结构特性、输运特性、组分特性以及强度特性四个维度进行划分 。
“材料基因检测结果的质量 , 关键在于多尺度扫描、智能化识别与高精度仿真三个环节的一体化操作 。 在检测精度的提升方面 , 要求我们基于对被测材料及其特征属性的理解 , 在不同尺度上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融合 , 摒弃掉无效或杂乱的干扰 。 ”昝成说 。
值得想象的是 , 作为指导生产活动的刚需 , 获取物质属性这一操作 , 在从繁冗的实验室操作中解脱之后 , 一个关于多孔介质材料的数字基因库也随之形成 。 基于此 , 清能艾科也推出了岩土基因库云平台与智能应用系统 , 即通过将扫描获取到的材料结构数据上传至云端 , 让用户直接在线提取材料的序列、片段 , 并根据需要在线计算材料特征和性能 。
当数字化渗透传统行业
事实上 , 在像油气这样一个传统的支柱性行业 , 数字化渗透率实则并不高 。 不论是勘探还是检测 , 现代社会的大数据和智能化 , 在过去似乎仍旧很难钻透这样一层厚重的壁垒 。 也因此 , 即便是高利润的情况下 , 以往采用的物质检测技术手法依旧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