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变色技术不稀奇,但能对抗无聊的智能手机( 二 )


光致变色技术不稀奇,但能对抗无聊的智能手机】这么一说 , 好像技术难度并不高 , 换个后盖材料就能解决问题 。 实际上 , 从寻找理想变色材料、调色 , 再到应用和量产 , 并没有想象中容易 。
光致变色是一种光作用下的可逆反应 , 色彩效果依赖材料内部分子结构的改变过程 。 根据官方的说法 , 由于是首次在手机行业引入光致变色材料 , 单是筛选材料这一步 , 就花了将近一年时间 。
筛选的困难在于 , 不仅要考虑材料的变色层厚度、颜色变化样式、和附着玻璃的结合度、工作温度以及转换次数寿命 , 还要让材料经历七个步骤的合成考验 。 多重条件制约下 , S10后盖在试产阶段就面临了奇低的生产良率 。
从数百种选择中选定材料、确定理想的变色效果后 , 工程师还要对准目标进行数百次调色 。 据了解 , 每一次调色至少需要两个月 , 即便如此 , 其结果往往也不可控 。
此外 , 如设法“改造”分子结构以使材料更快速地变色、褪色 , 又如反复调整浓度以求颜色效果与变色层厚度的平衡等等 , 这些难题都经历了无数次尝试才被逐一攻克 。
光致变色技术不稀奇,但能对抗无聊的智能手机
文章图片
从效果来看 , 仅需两三秒的阳光照射 , S10后盖就可以从原本冰蓝加粉橙色的淡彩系 , 逐渐变化成深邃的克莱因蓝 。 根据S10设计师的描述 , 这一色彩变化复刻了日落到日暮的短暂幻变 , 留住了属于年轻人的“蓝调时光” 。
更能突显个性化主张的是 , 由于可以实现局部变色 , S10后盖仅需要通过不同角度和形状进行遮挡就能呈现不一样的图案 , 借光线“重新定制”手机 , 让枯燥的智能设备用另一种方式“活”起来 。
让设计驱动制造 , 还要有独立审美
优先选定有意义的设计目标 , 其次再考虑实际执行成本和量产难度 , 这样“设计驱动”的创新研发 , 复杂而充满不确定性 , 却是vivo的拿手好戏 。
发展到今天 , 几乎每家厂商都能获得业内先进的硬件、技术和制造工艺 , 为降低各项成本 , 设计工作通常只能被动地适应新款硬件 , 或迎合相对成熟的制造流程 。 然而 , 从微云台、光致变色后盖等创新看来 , vivo似乎更擅长“为设计让路” , 从无到有地提出并打造专属于智能手机的黑科技 。
光致变色技术不稀奇,但能对抗无聊的智能手机
文章图片
这种“让设计驱动制造”的做法 , 不免让人想起早期的苹果公司 。 曾经 , 乔布斯也会首先选定Mac机壳的外观设计 , 再告诉工程师:“我就要这个效果 , 你们来想办法改进电路板和其他组件 。 ”
允许设计驱动制造只是其一 , 还要拥有标志性的设计风格 。
尽管功能表现相去甚远 , 但21世纪初“遍地开花”的手机市场仍值得怀念 , 譬如摩托罗拉刀锋系列凭借超薄设计与利落的金属饰面自成一派 , 黑莓的实体全键盘也总是能精准传递商务气息 。 这些品牌对标志性设计语言的延承 , 与如今vivoS系列对潮流美学的坚持如此相似 , 当时 , 独特的设计风格是手机厂商们尤其重视的品牌资产 , 设计高于制造 。
光致变色技术不稀奇,但能对抗无聊的智能手机
文章图片
一直以来 , vivoS系列坚持独具风格的审美主张 , 偏爱美学与科技的巧妙碰撞 , 从S7引入印象派油画色彩、S9首创九色渐变 , 再到S10的光致变色夏夜幻彩 , 从轻薄机身到金属中框钻石切割工艺带来的明暗光线变化 , 不断将设计、科技、时尚、文化、色彩与工艺高度融合起来 , 形成标志性的设计语言 , 用独立审美赋予产品独特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