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养牛为什么不可行 扣蟹养殖如何种草

扣蟹苗入池前的肥水工作应该怎样做?
放养蟹苗的注意事项:尽量让苗种远离阴雨低温天气 。放苗后晃动水草,让蟹苗自由游出 。因为长时间高密度运输会对蟹苗造成损伤,感染病菌,所以放养前最好将蟹苗浸泡在1: 200稀释的“高效灭菌碘”中10 ~ 15分钟,以杀灭病菌,防止感染 。本文介绍了几种培育幼蟹的方法 。1.幼蟹的网箱养殖 。网箱制作:网衣可用聚乙烯网或尼龙筛网丝制作,长、宽、高分别为2、1、1 m,或4、2、1 m,或4、3、1 m,网目尺寸为0.8-1 mm,网箱用竹子等支撑 。打开盒子 。要罩住笼子,在箱盖和一侧的连接处留一个可开闭的阀门,缝上拉链,平时关闭,投饵和检查时打开 。2.网箱设置:网箱应设置在未受污染的湖泊、水库、河流,或深池塘,最好有微流水,以保持高溶解氧 。箱子露出水面约20厘米,浸入水中约80厘米,箱子距离为3-5米 。水葫芦、凤眼莲、水葫芦等植物要放入箱内,一般占箱内面积的一半左右,或每平方米鲜草1kg左右,以利于幼蟹的附着和栖息 。3.蟹苗投喂: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放养密度差异很大,投喂密度为每平方米0.5 ~ 2万只,一般为每平方米1万只左右 。4.饲养:基本要求是饲料要丰富新鲜,颗粒大小要适中,饲养量要充足 。可以选择喂豆浆和蛋黄,也可以加工成细碎的蜗牛和蛤肉,或者用颗粒饵料碾碎喂它,也可以捕捞浮游动物(红虫)和水虫喂它 。每天投喂3-4次,日投喂量可占幼蟹体重的50%左右,随着幼蟹的不断成长,后期可占体重的10%-15% 。饵料要撒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均匀投喂 。5.日常管理:经常检查笼子是否破损,防止幼苗逃逸 。定期清洗网衣,防止网衣堵塞,箱内外水分交换不畅 。要防水老鼠、水蛇等 。从进箱到害蟹苗 。经过20-40天的培育,蟹苗发育成3-5尾幼体,应及时采收并转移至土池培育幼体,以免箱内大小悬殊,出现同类相残现象,影响成活率 。2.在水泥池中培育幼蟹 。水泥池塘条件:面积一般在10平米以上100平米以下,池塘深度1米左右 。池塘可以是方形或圆形的 。水质要新鲜,水源要充足 。水池要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并用网布封堵,避免幼苗逃逸 。池底可以放一些碎砖瓦,然后放入水生植物,方便幼蟹栖息 。池壁上部要光滑,池边要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逸出 。2.水泥池的消毒施肥:新建的水泥池要在清水中浸泡几天,换几次水才能放入蟹苗 。旧水池应用100ppm漂白粉溶液冲洗 。5-7天后要注水40-50 cm,并施适量肥料 。要提前培养浮游生物,为蟹苗入池准备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饵料基础 。3.蟹苗投喂:条件一般的水泥池,每平方米可投喂5000-6000尾,但条件好的水泥池,经常换水或保持微流水,每平方米可投喂10000尾左右的蟹苗 。4.投喂管理:蟹苗上塘前虽然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但不能满足幼蟹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投喂一定量的营养饵料 。你可以撒豆浆,豆粉,鱼粉和其他诱饵,每天2-3次,每天fe
生石灰的用量为:水深0.5m时,每667 m2 60-80kg 。用漂白粉,池水的浓度是20ppm 。药要充分搅拌,撒均匀 。3.施肥:蟹苗入塘前5-7天,要施肥培养饵料生物,这样蟹苗入塘后才会有适口的天然饵料 。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施150-200公斤发酵牛粪、猪粪、人粪便 。4.蟹苗投喂:蟹苗投喂密度可根据土塘条件、饵料投喂条件、出口规格、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 。目前一般每667m2投喂1.5-2kg的蟹苗,条件好的话可以投喂2-3kg的蟹苗 。由于土池面积大,很难均匀投喂,后期螃蟹的幼体往往大小差异很大 。所以每个池塘都要放同一批蟹苗,规格要一致 。5.饲养管理:蟹苗可以用肥料和水喂入池塘 。可以使用一些天然饵料,但是很难满足整个生长期的需要 。饲料要及时补充 。前期可以豆浆、蛋黄、鱼糜为主要饲料 。一周后,饲料的品种可以扩大到豆饼、麦麸、小鱼小虾、田螺和蚌肉、蚯蚓等 。将上述饲料研磨,加水调成糊状,前期均匀撒布 。应在土池周围定点投喂,饲料应放在浅水中或水生植物等附着物上 。日投饵量可按仔鱼总重量的10%-15%控制,后期可调整至10%左右 。每天早上7-8点,晚上6-7点,以傍晚为主,喂食量可占60%-70% 。每天投饵的具体量取决于幼体的投饵量和天气情况 。蟹苗在塘内时,池水可保持在50厘米左右,池水受光照升温快,有利于天然饵料生物的繁殖和幼蟹的生长 。为保持良好的水质,应每3-5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5-10厘米 。如果发现水质变差,要及时换水 。还要防水蛇、青蛙等 。进入繁殖池伤害幼蟹 。经过20-40天的培育,幼蟹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 。这时可以用另一个池塘继续养殖幼蟹,或者直接养殖成蟹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千秋 。利用网箱养殖幼蟹,由于换水方便,水中溶解氧高,蟹苗密度大,幼蟹发育快,成活率高;水泥池塘用来养殖幼蟹,放养密度也高,可以节省池塘面积,更容易抓到幼蟹 。用土壤培养幼蟹很容易 。部分鱼苗池、鱼种池可以稍加改造,培育幼蟹 。幼蟹培育阶段结束后,第三只幼蟹存活 。
率一般在30%--40%,5期仔蟹成活率也可达30%左右 。四、 幼蟹培育蟹苗经过网箱、水泥池或土池培育后,出箱(池)规格一般为3000-5000只/公斤,为了进一步提高成活率,往往还要将仔蟹培育成100-200只/公斤的幼蟹,即种蟹或称"扣蟹" 。幼蟹培育多在池塘中进行 。1、幼蟹池条件:面积一般700-2000平方米,池深1.5米左右,要求水源足,水质好,注排方便,池底淤泥少 。为便于起捕幼蟹,池底自进水口一端向出水口一端倾斜,两端高度差10-15厘米 。幼蟹池四周要建防逃设施 。2、清野、消毒、种草: 准备养殖幼蟹的池塘要将肉食性、杂食性的鱼类、蛙类等彻底清除 。屑蟹投放前7-10天,要进行消毒处理,一周后加水时要防止野杂鱼等入池 。池底要种植水草,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均可 。也可移植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等,覆盖率要在30%左右 。水草可为仔蟹提供隐蔽环境,也可作部分饲料,也可在池底放些碎砖烂瓦,供仔蟹栖息 。3、仔蟹投放:规格3000-5000只/公斤的仔蟹,每667平方米可放3-4万只,8-10公斤,每平方米投放45-60只 。经过4-5个月的培育,出池规格可以达到5-8克,即120-200只/公斤 。4、饲养管理: 幼蟹培育正处于6--9月的高温季节,摄食旺盛,活动频繁,抓好饲养管理十分重要 。①投喂:饲料要新鲜、适口,投喂要均匀 。前、后期可适当多喂些动物性饲料,中期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动、植物饲料要合理搭配投喂 。日投饲量占体重的5%--10% 。要设饲料台,定点投喂与分散投喂相结合 。要将饲料投在水位线上下,以傍晚投喂为主 。②要密切注意水质变化,使水中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要经常加水或换水,一般3-5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深10-15厘米,如换水可先抽去池水的1/4-1/3,再加新水 。既要保持水质良好,又要使水位相对稳定 。同时,夏季每隔15--20天一次生石灰,每667平方米每次用量为10-15公斤,既可防病,又能补充钙质,对幼蟹脱壳有利 。③日常管理:要做好防逃、防病、防敌害工作 。要注意巡塘,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 。根据幼蟹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

种草养牛为什么不可行 扣蟹养殖如何种草

文章插图
螃蟹怎样养?蟹养殖场一、养殖条件1.网围建设采用双层网围,两层网间隔5米,网围四周用毛竹(树木)作固定桩,每根桩间距为2米~3米,将裁剪好的聚乙烯网片缝好后用绳子绑缚在桩上,上下左右拉成平面,网底部用石笼和地锚固定,使网脚与底泥贴紧,石笼压入底泥20厘米,网上部高出水面1米~1.5米,顶部再装上“T”型的网片,网的上边设有30厘米~50厘米垂直向下的钙塑板做成的网檐,并与网贴紧 。2.种草投螺网围设施建好后,用电捕器捕清养殖区内的大型凶猛性鱼类,2月~3月栽种伊乐藻,每平方米用草茎2公斤~3公斤,分成几束用脚踩入湖底淤泥中,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生长,达到繁茂,同时移栽几株蒿草和芦苇等挺水植物,水面上移植占总面积1/5左右的水花生群落 。清明前向网围内投入鲜活螺蛳,每亩500公斤 。二、养殖操作技术要点1.苗种放养在种草投螺1个月后进行,也可先围一小块将蟹种提前放入 。套养鱼种在5月份~6月份放养 。所放蟹种用高锰酸钾或食盐、鱼种用漂白粉等药物药浴消毒10分钟~30分钟 。选择正宗的长江水系优质扣蟹,要求规格一致,每公斤160只左右,每亩放养量控制在600只以内,套养5厘米左右的鳜鱼、2厘米~3厘米的黄颡鱼等大规格苗种,亩放养量分别为20尾和50尾左右 。2.定期补充水草、螺蛳,使蟹以摄食天然饵料为主 。前期为了使螺蛳繁殖生长,可适当投餵一些鲜螺蚌肉和小杂鱼,后期每天投餵一次南瓜、土豆丝和鲜鱼、鱼粉、豆饼等制成的饵料,以补充天然饵料的营养不足,保证蟹的膘体肥壮 。3.日常管理主要是做好防逃工作,在蟹种放养初期,由於环境突变,幼蟹活动频繁,最容易逃跑 。因此,在放养后的半个月,要坚持每天检查网围的防逃效果,严防河蟹从破损处或底纲下逃跑 。在养殖后期,由於河蟹生殖洄游规律的作用,其逃跑的机会增多,必须严加防范,保证防逃设施完好 。在7月~8月汛期,做好网围设施的加固工作,备好一定数量的防汛材料,防止风浪刮倒网围设施 。其次要做好网围四周的清扫工作,及时清除堆积在网围四周的残渣 。4.从10月份开始捕捞上市,具体日期根据网围区中河蟹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灵活掌握,捕捞工具有地笼、网簖、丝网等 。================================================养蟹 ( 宠物 ) 应留意的事项:蟹由於脱壳时必须进入水中,所以容器中一定要有足够深度及面积的水,否则脱壳时便很容易造成伤亡 。最简单的方法是先在饲育箱中放个小盒子装满清水,面积可以完全容蟹的身体,最好有两至三倍大,深度则是蟹高度的两倍 。其他地方放一些石头和木块做为躲藏的场所,但是要小心蟹利用它们脱逃 。食物的话,由於蟹大多是杂食性,可以餵鱼饲料、乌龟饲料、水果、饭粒之类,可以先观察出它们最爱吃什麼,再酌给予之 。平时除了供给食物之外,大约两至三天☆使用喷雾器补充湿气☆,一至两周清理饲育箱,蟹才能够健康的生活 。怎样能使螃蟹爪长得壮实?蟹种放养体现一个“细”字1.消毒:在扣蟹放养前10天塘口上水0.4米,用漂白粉5~10千克/亩全池泼洒(使用生石灰费工费力) 。2.种草:消毒7天后在塘底栽插种植水草伊乐藻 。3.数量:亩放扣蟹1000~1200只,每只塘口按净水面面积准确计数投放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池塘利用效率,另外再投放青虾种7.5~10公斤/亩和规格为0. 75~1.5公斤的花鲢3~4尾/亩 。4.时间:当年的1月初就开始陆续投放扣蟹,至农历新年前结束 。5.规格:放养扣蟹大小较为匀称,规格为80~90只/公斤 。6.配比:出于高产稳产考虑,所投放的扣蟹公母比控制在6∶4,公蟹多于母蟹 。7.挑选:从扣蟹培育塘中捞起的扣蟹,每只都经手工挑选,剔除已性成熟的“老头蟹”和大螯等附肢缺损多以及体质弱规格过小的扣蟹 。养殖管理贯穿一个“扣”字河蟹养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各个技术环节环环相扣,来不得一点疏忽和马虎,一旦其中的一个环节上没有做到位,后期要想再作补救往往难度相当大,因此在日常管理上要早作打算,才能游刃有余,保证有足够的回转时间与空间 。1.早期管理(1)肥水:在伊乐藻完成移栽种植后就着手进行,一般使用氨基酸肽肥全池遍洒,每袋5公斤可用6~7亩水面积 。气温适宜时过3~4天就能见效,气温低时要10天左右才能显现使用效果,此时水色呈现茶色(淡黄色) 。以后依水色每15天左右追加使用一次,到6月中旬为止 。肥水可为混养的青虾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以提高春季虾的产量与规格 。(2)投喂:当2月下旬至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5℃、水温高于10℃时,选择晴天下午14:00—15:00时投喂蛋白质含量为40%或42%的膨化配合料(见附表一) 。选用浮性的膨化配合料是为了减少饲料的浪费,早开食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扣蟹的体质,促其提早完成第一次蜕壳 。表1每月投饲种类及分配(单位:克/天亩)2.梅雨季管理:到6月中旬进入梅雨季后停止肥水,每天的投饲量增至1500克/亩,此时还要做好1次疏草工作,防止种植的伊乐藻生长过密,同时随着梅雨降水量的增多,蟹池的水色逐渐转淡 。此时,要预防性地用1次光合细菌(200克/亩米化水后全池泼洒)、EM菌原露(500毫升/50公斤拌料投喂、3亩/1000毫升化水后全池泼洒)、芽孢杆菌(150克/亩米,干粉加水50倍活化4~6小时后全池泼洒)进行了调水
种草养牛为什么不可行 扣蟹养殖如何种草

文章插图
河蟹与小龙虾套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有哪些?(1)存在的问题①清塘不彻底:有些养殖户对清塘不重视,认为面积大,费用高,清不清塘无所渭,有的塘口几年不清,有的养殖户即使清塘了,往往是用药量不足或泼洒不到位,造成清塘效果差,野杂鱼太多,与主养品种争饵料,争溶氧,发病率也高 。②水草、螺蛳不足:有些养殖户的塘口水草稀少,有的水草面积只占水面的10%不到,有的养殖户栽种水草时间较迟,由于气温升高,水草还没生根就被龙虾,蟹破坏而无法生长,投放螺蛳数量不足,时间太迟 。③苗种放养数量掌握不住:有的养殖户在养殖塘中间用网围起来培育扣蟹,拆除网围后扣蟹放养量无法估算,有的养殖户滥放,每亩放扣蟹数量高达3000~5000只,造成上市规格太小,发病率高,经济效益低等现象 。④滥用药物:少数养殖户对虾、蟹病害诊断不能做到及时、准确,根本就没有对症下药,而是一旦虾、蟹生病后盲目用药,如治不好病还加大用药量,往往造成养殖塘水质变坏,养殖品种产生抗药性 。(2)对策措施①彻底清塘:养殖河蟹与龙虾套养的池塘,在放种前一般每亩用150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杀死野杂鱼和病原体,结合冬季干塘进行冻塘,晒塘,如果是老塘口,还要清淤,修整 。②种草投螺:3月在蟹、虾池内移栽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水生植物,覆盖面积为池塘水面的60%左右,同时,注重水草的养护,高温季节及时割除伊乐藻上端易腐烂的部分,补充些消过毒的水花生 。螺蛳既可净化水质又可作为虾、蟹的优良动物性饵料,每亩投放量450~500千克,可分两次投放,清明节前300千克,7月份200千克,避免一次性投放造成水质清瘦,青苔繁生 。③按要求放养苗种:蟹种以自己培育或从本地购买,能适应环境,生长快,成活率高 。放养量不能过高,一般每亩水面放养扣蟹规格为400只左右,放养时间3月底结束 。龙虾种放养,可将上年养殖的成虾作为亲虾进行留塘养殖,让其自然繁殖小虾苗,一般每亩水面留亲虾10~15千克左右,或放养自繁的虾种,放养时间4~5月,规格200~300尾/千克,每亩水面放3000~4000尾 。④预防疾病:一是放养健康,优质的种苗,放养前进行检测和药物消毒;二是控制合理的放种密度,克服滥放;三是提早投喂精饲料,提高虾、蟹的抗病力;四是及时捕捞上市,减少存塘量;五是定期使用氯制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同时,定期泼洒生石灰或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好水质;六是在疾病高发期的前期,适当投喂加有抗生素的药饵,提高龙虾、河蟹体自身的免疫力 。螃蟹养殖方法,,黑龙江绥化有不少养的,想了解一下,,池塘水多深为好,水质有什么要求,这里养扣蟹都说绥化地区养殖河蟹已经很多年了池塘最好深浅不一要深有深要潜有潜,玉米煮7成熟,小鱼剁碎,配合一些田螺水草更好 。消毒问题要看你的环境了看有没有污染,没有污染不要象征性消毒,十药九毒,脱壳期间要使用河蟹脱壳素,一般绥化地区都在辽宁购进蟹苗,选蟹苗 认品牌,不要贪便宜,苗子是养殖河蟹最关键的要素
种草养牛为什么不可行 扣蟹养殖如何种草

文章插图
螃蟹养殖螃蟹拱氧不足会产生什么状况?从的情况看,应该不是缺氧,估计是“抖抖病”,下面的内容供参考:近几年河蟹抖抖病发病频繁,一旦发病,很难治愈,经常造成河蟹大量死亡,顽强生存下来的河蟹也因错过了最佳生长期而规格偏小,造成50%以上的养蟹户出现亏损,制约着养蟹业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近几年无处不在的河蟹抖抖病令水产业者头痛不已的情况 。一、症状河蟹发病时用步足撑起整个身躯趴在水边或水草上(也有的爬上岸),口吐泡沫,大螯下垂,浑身抖动,所以称为“抖抖病” 。二、发病原因目前,河蟹养殖形式较多,发病原因各异 。但池塘单养、池塘中水草栽种不足的鱼蟹混养塘发病率较高,相对损失亦较大;稻田养殖、河沟养殖发病率较低 。抖抖病发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苗种质量差一是前些年由于河蟹养殖规模扩展太快,优质长江水系蟹种匮乏,劣质蟹种充斥市场,养殖户无法分辨蟹种的优劣,购买了一些来路不明、经长途贩运且肢体残缺、体弱多病、容易引发蟹病的劣质蟹种 。二是沿海育苗厂家为了追求效益,在育苗过程中违规用药,抗生素使用过量 。三更有甚者,使用发病区的河蟹亲本进行育苗,造成苗种携带致病菌,容易发病 。2.消毒不彻底或根本不消毒河蟹养殖生产中的消毒包括蟹种、水体、饵料的消毒等 。一是蟹种未经选择和消毒直接放入池中引发抖抖病 。二是养殖水体消毒不彻底 。随着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在高密度养殖池中,蟹的排泄物和部分鱼、蟹尸体的腐败分解,会导致危害河蟹的微生物和一些病害中间物的繁衍 。如平时不经常对水体消毒,则是造成自身污染并引发疾病的必然结果 。三是投喂新鲜动物性饵料(如螺、小鱼、虾等)时,往往未经消毒处理而直接投喂,这增加了有害生物对河蟹的危害机会 。食场或投喂点内常有残余饵料,如不及时清除,其变质腐败后为病原体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在高水温、吃食旺、疾病流行季节最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3.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恶化随着河蟹养殖的快速发展,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每况愈下 。其原因主要是:一长期不清塘,使得塘泥淤积严重,水质富营养化;二放养密度过高,使得优质水草资源枯竭,劣质水草疯长;三近年来乡镇民营工业迅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排放于河道,造成水域大面积污染 。水域环境恶化是诱发河蟹抖抖病的重要原因 。4.饲料营养不全且投喂不当饲料是河蟹生长的物质基础,饵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河蟹抵御疾病的能力 。长期以来广大养殖户大多投喂小麦、玉米、山芋以及小杂鱼、小龙虾等,什么饲料价格便宜、来源方便就喂什么,并不考虑营养,而且投喂的多少也不太讲究,因而常常造成水质污染,诱发蟹病 。5.通过进排水感染疾病进排水不够通畅或根本没有独立的进排水道,造成一池发病,邻近多池感染 。三、防治对策1.苗种预防(1)蟹农在购买蟹种时要注意不在病害重灾区购买大眼幼体、扣蟹,生产厂家也不能在病区选购亲本;不到作坊式的小型生产厂家购苗,应到有科研单位做后盾的持证厂家购苗 。(2)养殖户应坚持自育自养蟹种,培育出健康蟹种,提高蟹种抗病能力 。尽可能购买本地土池培育苗种,蟹种入池前最好用3%~5%的食盐溶液消毒5分钟 。(3)一口池塘中最好一次放足同一规格、同一来源的蟹种,杜绝同一水体中混放多品种、多规格的种源,以减少相互感染的机率 。2.药物防治在蟹种放养前,池塘和蟹种必须用药物消毒,尽可能降低病菌的影响 。在投喂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土霉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药物,用于内服防病 。在饲养过程中,定期用二氧化氯等消毒药物进行水体消毒,并用生石灰改良水质,生石灰每次每亩用量7公斤~8公斤,化水后趁热全池泼洒 。一方面可杀灭病菌,使河蟹长期生活在优良的环境中;另一方面提供了钙离子,促进河蟹顺利脱壳,快速生长 。3.严管防治在日常管理中,要严格管理、强化管理,及时准确发现病情,做到对症下药 。坚持每日巡塘,发现病蟹应立即诊断病因,并隔离专池治疗 。发现死蟹查明病因后立即深埋,防止水体再度感染 。严格操作程序,特别是在抖抖病发病高峰期,要做好投饵工具的清洗与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水源管理,杜绝循环水在养蟹中的应用,实现进排水分开,防止一池发病,祸及邻近蟹塘 。在投饲时,要保证饵料新鲜适口,不投腐败变质饲料并及时清除残饵 。有条件的话可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可增加河蟹的抗病能力 。4.生态防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行生态预防蟹病是预防抖抖病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1)塘口改造、彻底清塘将养蟹池塘进行技术改造,使进排水实现两套渠道,互不混杂,池底平坦,四周有一定坡度,池底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 。每年成蟹捕捞结束后要用生石灰(150公斤/亩)或茶粕彻底清塘,并充分曝晒池底,促进池底的有机物矿化分解,改良池塘底质环境 。(2)栽足水草,模拟天然栖息环境河蟹池塘需移植较多的水生植物如水花生、依乐藻、苦草等,一方面为河蟹提供优质的植物性饵料,另一方面模拟天然栖息环境促使其脱壳生长 。水草的覆盖面积最好超过30% 。(3)水质调节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河蟹抖抖病的发生与蔓延 。夏秋高温季节要加深池水,保持水位在0.8米~1.2米,勤换池水,每星期冲水一次,既防止水质恶化、老化,又可促进河蟹脱壳生长 。还要定期测量水体pH值、透明度等理化因子,及时调节水质 。(4)提倡生态养蟹,推行健康养蟹积极推行生态养蟹措施,结合稻田养蟹、河沟养蟹、种草养蟹等方法,营造适合河蟹生长的生态因子,利用生物间的相互作用预防抖抖病 。在精养蟹池内积极推行鱼蟹混养、鱼虾蟹综合养殖等健康养殖技术 。选择合理的放养密度,适当降低河蟹产量,减少河蟹自身对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是控制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适度套养少量花白鲢或鳜鱼、乌鳢等凶猛鱼类以清除残饵、净化水质,捕食病鱼、病蟹,预防蟹病 。合理投喂、正确掌握“四定”和“四看”投饵技术,充分满足河蟹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提高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 。(5)换茬养蟹在蟹病严重的池塘,可采用换茬轮作的方法,每2年~3年轮作一次,利用生物间相互作用及更换生态环境来抑制病毒、细菌,从而达到预防抖抖病的目的 。(6)投放光合细菌在精养蟹池中投放一定数量的光合细菌,使其在池塘中充分生长发育并形成优势种群 。光合细菌可以促进分解矿化有机废物,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澄清水质,保持水体清新鲜嫩,同时有效地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发育 。利用生物间的拮抗作用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而达到预防蟹病的目的 。【种草养牛为什么不可行 扣蟹养殖如何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