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业计划书,制造业创业

【船舶制造业计划书,制造业创业】1月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防科技局联合编制的《 《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 》正式发布 。

船舶制造业计划书,制造业创业

文章插图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0年,中国将努力进入世界造船强国和海上设备制造先进国家的行列 。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国际市场份额已达到35%和40%;附近,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在全国总数中占超过70%;三大船型、高技术船舶和近海设备的本土化设备平均装船率已分别到达80%,60%和40%;“白名单”企业造船效率号轮船抵达1520工时/修正总吨.
为实现上述目标,6大类16项重点任务,行动计划提出了提高科技创新引领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先进高效制造模式、打造中国造船名牌、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全方位开放合作等目标 。
其中,行动计划强调加强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应加强水动力技术、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船用发动机概念/工程设计技术等基础共性技术的研发;加大对智能船舶、深海设备、极地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力度;建设高水平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影响深远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智能船舶和船舶动力领域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标准的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实施重大专项工程,加快启动深海空间站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大型邮轮、智能船、船用低速机、第七代深水钻井平台等重大创新项目和专项项目 。
行动计划要求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对符合行业规范要求的企业的监督管理,动态调整造船业“白名单”,促进落后企业转产转业和破产重组;大力扶持优势强企业,标杆国内外先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行动计划明确,推进智能化制造,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船舶及配套设备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积极发展“互联网”和服务型制造;全面实施绿色制造,将绿色理念贯彻到造船的整个产业链和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
行动计划要求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品牌建设,加强制造系统管理 。加强关键技术和产品测试验证能力建设,大幅提升船用中高速机、电力推进系统、甲板机械、智能航行系统等配套设备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
行动计划提出促进军民合作创新,促进军民资源共享 。推进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公共服务平台和建立军民品协作配套体系,加快船舶工业军民通用标准建设,推进部分领域军民通用标准和规范的统一 。
行动计划明确,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引进全球创新资源 。支持相关企业加强战略合作,开展全球油气资源开发和运营;鼓励重点航运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售后服务体系;利用国外优势资源,开展大型邮轮、船用低速机协同攻关.
为推动上述重点任务的落实,行动计划提出了六项保障措施,其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明确和完善了《行动计划》下船舶抵押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