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垂直电商,逃不开失败的魔咒?( 二 )


但是 , 这种品类的优势 , 在供应链异常发达的今天 , 非常容易被复制 。 当垂直电商好不容易发现找到某种好物时 , 电商巨头就可以快速地跟进 , 甚至凭借自己的名气和规模 , 拿到更低的进货价格 。

缺少规模优势 , 也决定了垂直电商平台在与综合平台的竞争中 , 从流量、货源价格 , 到履约成本、资金支持都吃大亏 。 因此 , 垂直电商一旦陷入与巨头的竞争 , 就会演变为一场完全不对等的、不占优势的竞争 。
资本市场或许在京东上市不久后 , 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随着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商平台重点发力母婴市场 , 母婴电商的融资之路 , 也在2016年之后戛然而止 , 至今再无新融资 。
不止是母婴品类 。
2014年5月 , 聚美优品顶着“中国美妆电商第一股”名号上市 , 首日开盘价为27.25美元 , 较22美元的发行价上涨24% 。 但等到了2017年9月22日 , “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网登陆纳斯达克时 , 开盘却跌破了发行价 。 虽然司库开盘12.1美元 , 距离13美元的发行价 , 并不多 。 但两家垂直电商在不同时间的上市表现 , 已经预示了未来的趋势——垂直电商不值钱了 。
03回看垂直电商的发展史 , 不论是凡客、维棉网 , 还是红孩子、麦考林 , 他们走向衰落之前都有着差不多的经历——烧钱、换流量、再融资、甚至向全品类进军 。
凡客创始人陈年曾提到凡客的无序扩张 。 一天 , 他去库房巡视 , 发现了一大堆拖把 , 当即发怒 , “谁会在我们这儿买拖把”?
电商的本质是比拼产品和服务 。 由于规模上的差异 , 导致垂直电商和综合电商在竞争中力量对比悬殊 , 一旦进入价格战模式 , 垂直电商的局面会非常被动 。
当当网与京东的图书大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2010年当当上市 , 京东对其发起价格战 , 当当随即报复性的还击 , 导致当当从盈利跌入亏损的深渊 。
不只是电商平台 , 其实 , 所有的平台都曾寄希望于用价格补贴换取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 但残酷的事实是 , 用户是狡猾的 , 谁价格便宜我就去谁哪里买 。 因此 , 最终的价格大战 , 如果只是用来换取一时的流量 , 那么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
但如果价格战后 , 沉淀下来的是自己的技术能力 , 供应链能力 , 物流的能力 , 即时配送的能力 , 服务的能力 , 那就另当别论 。
而环顾市场上 , 与淘宝同台竞技的这些选手 , 拼多多、京东、美团、携程 , 都是在某一方面或者多方面建立的自己的能力 。

京东与当当竞争激烈的时候 , 李国庆不看好京东的自建物流的模式 , 他觉得自己赚一个花两个 , 肯定比京东赚一个花四个要健康 , 要长久 。 但是 , 他没计算到 , 京东自建物流 , 不仅仅是提高了对用户的服务 , 其实也降低了自己的货损 。 此前 , 京东做大件 , 比如冰箱 , 用EMS运 , 摔碎了对方只赔5% 。 但换成自己运 , 自然会加倍小心 , 被摔坏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 。 一位长居美国的互联网从业者就表示 , “京东在海外 , 拼的就是物流仓储 。 ”
商业环境变化多端 , 人们的消费喜好无常 。 未来 , 垂直电商还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 电子商务有很多细分领域 , 还有很多未被深挖的蓝海 。
对于后来者而言 , 需要谨记的就是:专注于服务一批细分消费者 , 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 , 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 不要盲目地陷于与巨头的红海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