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获亿元B轮融资,“由虚到实”云信达加速CDM本土化落地( 二 )


在许多企业管理者看来, 备份是一种纯粹的资源消耗,很多企业选择备份系统,通常是为了应对行业监管需求。
换言之,如果没有监管合规要求,很多企业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强的动力构建备份系统了,因为投资备份系统并不能带来直接的业务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备份系统大多都像是一个摆设,因为企业是需要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有效性证明。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企业并没有条件做有效性验证。一方面是因为传统备份技术的数据恢复难度大,操作麻烦,备份窗口长,费时费力。
另一方面还要大量投入购置新的存储设备进行验证,新购置的存储设备日常都处于闲置状态,这种浪费在企业看来是不可接受的,真实的情况是:备份验证系统很可能会被业务系统征用。
坦白说,除了备份之外,企业还需要考虑其他问题,例如,创建面向未来的复制数据管理战略、云战略和区别化。
概括来讲,当前企业在数据管理方面,存在这几方面的痛点。
第一,在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中,企业的数据都是烟囱式的存放在企业的业务系统里,没有办法直接管理这些数据。而且,外围的管理系统可能不适合直接接触生产系统的数据,会影响一级主存储的管理。
第二,企业生产系统产生的数据,出于动态的交易逻辑中,数据会一直变化。在这样情况下,我们只能掌握数据的当前状况,无法分析它的既有状况。历史数据拿不到,而生产系统又是烟囱式的,这样很难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
以前,很多用户可能从没有留意过数据副本,数据产生后“随手”做一个副本,这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没有人会问为什么。
但是,当数据副本“泛滥”,让存储空间捉襟见肘,让数据管理变得异常麻烦,而且为企业增加了成本负担,企业对于数据副本的管理就再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张兵告诉i黑马&数字观察, 数据管理在管理和技术部分都遇到很多难题和弊端,势必会给企业后续数据业务开始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反应。
例如,数据备份恢复验证困难,数据副本的使用和流转受限,数据副本“泛滥”浪费存储空间,导致花了高代价的备份系统在平时难以显现其价值。同时,海量的备份数据平时不用、沉默在那占用存储空间,成为“暗数据”。
当前,企业用于承载关键业务的存储即主存储,只是冰山一角,承载企业碎片数据、低效数据,暗数据的第二存储占有企业存储使用量的80%以上,主要用于备份、归档、分析、开发/测试、文档共享、上云等场景。
这里提的主存储是,企业维持基本生产运行所需要的核心生产系统,或者说是在线交易系统,如ERP、电子商务系统或者其他营业产生的交易性、生产性的数据。
主存储对性能和业务连续性的要求在企业所有IT 场景中是最高的,对成本也是最不敏感的。可是企业真正的主存储占比很低(不到20%),在稳定压倒一切的追求之下,与新兴技术几乎绝缘。
值得一提的,在生产系统产生一级数据时候,伴随还会产生二级数据,就是在2019年,Gartner正式定义第二存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云数据管理CDM。
i黑马&数字观察了解到,2016年Gartner发布的《创新洞察力:CDM技术加速双态IT》报告,其中明确了CDM的定义和使用场景,CDM被认为是一项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技术。
Gartner给出的CDM定义是:它从生产环境通过快照技术获取有应用一致性保证的数据,在非生产存储上生成“黄金副本”,这个“黄金副本”数据格式是原始的磁盘格式,可再虚拟化成多个副本直接挂载给服务器,分别用于备份恢复、容灾或开发测试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