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巨头封锁,浪潮存储为何能进全球前五?

2010年-2015年是全球存储的并购潮 , 在Isilon、3PAR、Autonomy、TexasMemorySystems、Virtustream、XtremIO等知名存储创业公司被大厂们悉数收入囊中之后 , 有人曾断言:大厂抢占完新赛道之后 , 全球存储市场格局彻底固定 , 追赶者很难再打破大厂的地位 。
突破巨头封锁,浪潮存储为何能进全球前五?】事实上真如此?
六年之后 , 一份报告带来了全新的答案 。 近日 , Gartne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市场报告 。 数据显示 , 一季度全球存储市场规模达到317亿元 , 出货量为7.5万台 , 分别同比下滑2%和5% 。 与市场略显疲弱相反的是 , 浪潮存储在全闪存存储、分布式存储两个领域分别取得了60%和100%的高速增长 , 成为全球增长最强劲的厂商 , 并且首次进入到全球前五 , 堪称市场最大赢家 。
为何是浪潮存储实现了破局 , 在看似格局已定的市场上演“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 要知道 , 六年前浪潮存储还只是市场中一名追赶者 , 六年间为何能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在笔者看来 , 正是因为当初战略方向上笃定、战略级的投入、核心技术的攻克、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以及多年的埋头苦干 , 让浪潮存储六年后脱颖而出 , 成为如今的破局者 。
战略级投入没犹豫
2015年是浪潮存储命运转折之年 。
彼时的浪潮 , 服务器业务强势崛起 , 牢牢抓住了互联网、云计算带来的机遇 , 在市场上横扫千军如卷席 。 有了服务器业务打下的根基 , 极具战略眼光的管理层开始聚焦“计算”方向重点拓展下一个业务方向:存储 。
在这之前 , 浪潮存储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 , 对于市场、产品、技术都有了一定的积累 , 但与巨头相比还有着全面的差距 。 是否还有机会赶上、如何迎头赶上、如何进一步实现超越 , 这是摆在当时浪潮存储面前的三大问题 。
众所周知 , 企业级存储一直都是高技术和高市场准入门槛的领域 , 国际大牌厂商唱了多年的主角 , 后来者要想追上谈何容易 。 经过冷静分析 , 浪潮存储认为数字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将会带来持续的数据存储需求 , 会让存储市场这块蛋糕依然值得深挖 , 尤其是像集中全闪存、分布式存储这些新领域 , 大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 , 并无过大的差距 。
突破巨头封锁,浪潮存储为何能进全球前五?
文章图片
与此同时 , 非结构化数据的爆炸性增长、深度学习等AI技术的兴起以及数据驱动型场景的萌发 , 让浪潮存储强烈感觉到:市场要变了 , 存储产品也随着需求的改变而改变 。 新需求意味着新机遇 ,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打造符合新数据时代的存储产品将成为浪潮存储扭转局面、实现与国际厂商掰手腕的绝佳机会 。
为此 , 管理层对存储业务开始战略级投入 , 随后几年里累积投入20亿元到存储研发上 , 不仅致力于存储全栈技术的研发与突破 , 还陆续打造出分布式存储、集中式存储、SSD等丰富的产品线 , 为之后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极简架构 , 不破不立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
确定战略级投入之后 , 摆在浪潮存储面前最大的任务就是走何种技术路线 。
过去 , 以结构化数据为主的时代 , 块存储是企业级的主流 , 虽然有统一存储产品出现 , 但核心依然是块存储接口;进入到2010年之后 , 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驱动下 , 非结构化数据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 让文件和对象存储日趋重要 。 多接口、不同存储应用的趋势 , 直接驱动着存储架构加速走向复杂化 。
因此 , 多合一的极简架构就成为浪潮存储坚定的突破方向 。 存储架构是企业级存储的天花板 , 决定着一款存储产品能够达到何种高度 。 在一个架构下同时支持多种接口 , 在当时难度颇大 , 因为三种接口特性迥异:块存储需要做好随机小IO , 支持低时延场景;文件则需要支持好持续大带宽写入 , 对底层逻辑接口要求很高;对象存储则在云服务上广泛采用 , 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