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种植什么好 梯田适合什么水产养殖

我国农业是怎么根据地型分布的?怎样利用好地形呢?
地形也是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地形的坡度和坡向会影响农业,地形也会通过水热条件和土壤条件造成农业生产的差异 。只是地形的表现,但问题的本质还是气候和土壤 。因此,地形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 。1.类型(1)地形型农业型(如果气候条件允许,平原地区适合种植;而丘陵和山脉因坡度和海拔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来说,坡度小于25时可以修建梯田进行种植,坡度大于25时可以发展林业或养殖业 。(2)地形起伏区分水热气候特征的分布和范围 。农业,农业结构(多元化和单一型,如立体农业布局模式),草原和森林山地之间的丘陵,缓坡上的池塘,沟渠,鱼果作物),机械化水平(大/小或高/低) 。2.海拔对植被的影响:不同海拔地区植被分布不同 。对土壤植被的影响:沙土、沙壤土和壤土由于孔隙度、耕作方式和团粒结构的不同,对植被的水土保持能力、养分保持能力和根系呼吸的影响也不同 。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植被的分布是不同的 。比如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植被分布是不一样的 。3.平原地区:种植业整体发展 。高原地区:畜牧业整体发展 。山区:林业普遍发达 。丘陵地区:可修筑梯田种植,坡度小于25;大于25的斜坡通常可以发展为林业或水产养殖业 。4.山地或丘陵在什么情况下适合梯田?一般要看当地土质和地形坡度 。如果坡度大于25度,则不应进行耕作 。因为坡度大于25度,容易发生滑坡,填海容易水土流失 。山地丘陵不能建大规模梯田,山区和比较崎岖的丘陵不适合建大规模梯田 。原因是:梯田建设时地形坡度大,土方工程量大,成本高;梯田可以耕种一小块土地;阶地破坏了植被和原油稳定的地形,容易引发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

水田种植什么好 梯田适合什么水产养殖

文章插图
河北省某段长城营地发展经济适合发展什么
图中的地形是山地和高原 。山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发展林业和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因此,它被选为:a.
简要说明东北地区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肥力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土壤肥力监测信息网络,长期监测和记录土壤肥力变化趋势,根据土壤肥力变化规律、肥力水平及其特点,采取相应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管理措施,种植适宜的植物品种,调控植物持续生产 。二是深耕与适度免耕相结合 。它能深层疏松、增厚活性土层,改善耕作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提高其可耕性和生产性能,使土壤熟化,使生土变成熟土,死土变成活性土,熟土变成沃土 。适度免耕(以深耕为基础)可以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土层的紧密性和渗透性,减少频繁翻耕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 。第三,增加有机肥的施用(如人粪尿、饼粕、畜禽粪便、泥炭、骨粉、生活垃圾、堆肥、粪肥、污泥、海粪、微生物肥料、秸秆肥料、沼气发酵肥料、绿肥等 。).有机肥是一种多元素缓释肥料 。有机肥不仅能为植物提供养分,而且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可耕性和土壤生物活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特别是有机肥在土壤中分解转化为有机质—腐殖质后,这些有机胶体与土壤无机胶体相互融合,形成土壤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对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和耕作性的改善有重要作用,能使沙土变粘,粘土变松,创造良好的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和耕作性 。4.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加速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耕作的改善,还可以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提供丰富的养分和能源,增加土壤酶的活性,加强土壤微生物的固氮作用 。秸秆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大量CO2,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 。释放的有机酸有助于土壤中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分解、转化和释放,增加和补充土壤中磷、钾和微量元素的供应,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五、合理施用适量化肥 。化肥是一种速效的单性无机肥料 。除了根外施少量化肥外,大部分化肥施入土壤 。经过土壤的生化作用和转化,给植物根部提供一些速效养分,可使植物增产30-35%左右 。同时,土壤中化肥的施用还可以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提供养分来源,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分布,保持土壤肥力 。
水田种植什么好 梯田适合什么水产养殖

文章插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的是
“和谐共处”,在我看来,就是在改造的过程中,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因势利导,在改变自然不适合甚至有害于人类生存的条件时,淘汰那些具有破坏性或者造成生态灾难的粗暴行为,使人与被改造的自然物处于共存共荣的状态 。从科学上讲,和谐共处就是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对待自然 。但是,无论如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从古至今,直到未来,都不会停止 。不然怎么解决增加人类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转变是绝对的,不要回避 。问题在于怎么改造 。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味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富裕和生态的良好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几个要点 。第一,要正确认识自然及其规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是孙子兵法克敌制胜的法宝 。事实上,这与改造自然及其和谐共存和德是一样的
的道理,首先要尽量深入地认识人们面对的自然,认识它的规律 。这就需要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科学的探察,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防止浮躁和粗枝大叶 。这就是强调科学发展观,提倡调查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重视科学试验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自然有过长期的观察,积累了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的丰富经验,都江堰、苏州园林、黄土高原的梯田……这些都是前人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成功范例 。它们产生于前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对其规律的深入把握,也是千百年反复实践认识的结果 。我们应当认真总结 。在强调以史为鉴的同时,还要强调调查研究,强调科学实验,强调在继承和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要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口号化、简单化 。面对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在人类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大自然环境却面临着日益破坏的危机 ,人类不断地毁坏自然环境,从而导致一系列的自然环境灾害 。面对这样的形式,我们不可否认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这不代表人和自然之间就不可以和谐相处 。只要人类合理的利用资源,不在对自然资源肆意的破坏,对自然采取相对的保护政策措施,人和自然之间就可以和谐的相处 。所以说,要想人和自然之间可以和谐相处就得靠大家自己的努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 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 。一个生态系统,尤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牛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 。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 。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 。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 。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所谓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 。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在将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 。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 。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 。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 。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 。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占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 。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 。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 。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人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 。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在治水中把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路子 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大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人类取水、用水、排水,水进入了人类社会,治水活动又需要遵循社会规律 。只有在治水实践中不断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统筹考虑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流域是水资源的载体,任何河流、湖泊等水体都与其所在的流域休戚相关 。健康的河流、湖泊必须有健康的流域生态系统作为基础和支撑 。治水实践不能就水论水,要从整个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框架下,考虑水资源问题的解决 。流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既包括湖泊、河流、湿地等水生态系统,也包括森林、草地、农田等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主要是指对流域内的水、土地、湿地、植被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限制或消除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流域内植被、湿地等保护和修复,对于缓解洪涝、干旱灾害,减轻土壤流失和水污染问题将发挥一定作用 。从水文学的角度看,森林植被及其下面的土壤,就像海绵一样,当降雨发生时,可以吸纳一定数量的雨水(洪水),然后逐渐释放出来,流人河流或渗入地下含水层 。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雨水汇人河流的速度加快,对于我国降雨在时间上分布极不均匀的现实而言,这无疑加重了汛期洪水和非汛期干旱缺水的程度 。另外,植被的退化,也将使土壤受到雨水侵蚀的程度加重,增加了江河湖库的淤积,加重了洪灾,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不利影响 。湿地具有类似的作用,在雨季涵养洪水,在旱季可以逐步利用 。有研究表明,流域每增加1%的湿地面积,河流的洪峰就会减少近4% 。同时,植被、沼泽和其他形式的湿地,可以自然地过滤水流中的污染物和过量养料,阻滞沉淀物,提高水体的抗污染能力 。近几年,在植被恢复中,强调利用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结合局部的人工措施,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实践表明,一些退化土地封育三五年后,植被的覆盖度可大于0.6 。对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 (草)、封山禁牧、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虽然可以从大的区域范围内考虑其经济效益问题,但是必须从长计议,解决好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问题,建立良性发展机制 。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坡改梯、小水窖、集雨水柜等措施,建设一定数量的高标准农田,解决农民吃粮和发展问题;通过发展人工草地灌溉的“牧 区水利”,解决休牧、禁牧后的牧业发展问题;通过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太阳能、沼气、薪炭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使大面积植被恢复可以持续进行下去 。’98水以后,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退田还水(江、湖),保护湿地和水域,使入水争地问题的解决有了良好开端 。但是,我国毕竟是人口大国,土地资源宝贵,需要做好水体、湿地利用的文章,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 。利用好水体、湿地,需要统筹考虑水土资源利用,核心是利用好水,如种植水生经济作物、水产养殖、发展旅游农、业和湿地牛态旅游等,形成洪水经济和湿地产业,使人与水找到新的平衡 。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涵养水源工程建设,对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回灌、补给利保护,对生态脆弱区的牛态系统调水进行修复,对干旱湿地进行补水等,这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洪涝灾害不可避免,洪灾损失可以减轻,建立人水共存的洪水管理模式 我国江河下游约有100万km2的冲积平原,是江河洪水泛滥、泥沙淤积的产物,也是我国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 。由于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许多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 。我国业已形成的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不可能、也没有办法作大的调整和变化 。洪水泛滥、河流改道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当今社会所无法承受和容忍的 。因此,那种让河流不加约束、任意流淌、回归自然状态的思路是不现实的,也绝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表现 。洪水足不可能根治的,即使防御洪水的标准达到了规划设定的标准,仍有发生超标准洪水的可能性,况且我国江河的防洪标准还很低 。因此,必须抓紧水土保持、水库、堤防、蓄滞洪区、调度体系等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将防洪安全标准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在易被洪水侵害的地区,要建立有利于减轻洪灾损失的生活模式、经济模式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在与洪水的抗争中,学会人与水共享空间,减轻洪灾损失 。此外,研究洪水规律和特性,利用洪水的冲刷和造床功能来减少淤积,治理河流,如黄河的调水调沙试验;加强水库汛限水位的研究,提高雨洪资源化利用程度等,都是利用洪水、变害为利的探索 。3.干旱问题不可根治,缺水问题可以缓解,建立合理协调的用水模式 干旱是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 。由于可更新利用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丰枯变化,十旱问题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完全根除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等生态系统卜分脆弱的地区以及半湿润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充分考虑流域内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牛态和环境的用水需求,维系基本的生态系统平衡 。要缓解干旱导致的缺水问题,必须采取综合对策,需要从人、经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来构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系,从开源、节流、保护的齐抓共管来构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体系,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来构建降低旱灾损失的保障体系 。我国年用水量已经占到全国年可更新水资源量的 20%左右,但是流域间很不平衡,许多地方还存在开发利用的潜力 。适当建设雨水集蓄工程、调水工程,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压力和水资源区域不平衡的问题 。同时,扩大对非传统水源,如洪水、污水、劣质水、海水等的开发利用规模和范围,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建立适应当地水资源条件的用水模式,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举措 。此外,必须进行一系列必要的防旱非工程措施建设,通过制订和实施防旱规划、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旱情监控、信息研究与旱情预报、旱灾救助、公众教育等措施,提高整个社会抵御干旱的能力 。4.水污染问题是人类发展过程中 对水体的侵害,应该也能够得到解决如果说洪水、干旱还有部分天灾的因素,水污染则纯粹是人祸 。水体的严重污染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也影响了水资源开发利用 。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我国在低发展阶段和较短的时期内遭遇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美国和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着手进行污染防治时,人均 GDP要高出我国现在水平的10多倍,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和 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 。控制和治理水污染,恢复业已受到污染的水体,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做出长期、艰苦努力 。首先,要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要明确责任,严格执法,改变目前“以交纳排污费或超标排污费”来换取“合法”排污权的做法,杜绝行政管理机关的不作为和排污企业的不作为 。二是增加水体的环境承载能力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河湖疏浚,减轻内源污染;加强水库、闸坝的科学调度,保持水体的适当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目的,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探索大面积修复污染水体的技术可行性 。三是加大对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一把化肥催绿一片庄稼,一瓶农药保证粮棉丰收 。但是,过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土壤酸化、板结,地力下降,有益生物大量死亡,造成水体严重污染 。要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积极推行绿色农业,推行绿色的耕种方式 。5.辩证地看待人类治水活动的利与弊,树立全面、长远、辩证的观念 治水活动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人类造福,但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时间,对人类治水活动利弊得失的评判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随着认识水平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目标的变化,对治水活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目前,对水利工程的要求已经提高到不仅要对人类有利,而且要对生态有利,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近几年,我国在堤防建设中,进行了生态保护、环境美化等方面的实践,如避免使用不透水材料对河道护砌、重视河流与岸上的联系、尊重河流的多样性等等,积累了一定经验 。在国外,一些激进的环保主义者,要求拆除大坝、让河流回归自然的做法,又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然是不可取的 。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和慎重处理人与整个流域的关系 。对于水资源问题,从流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层 面上,从陆地、水系、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和谐发展上,思考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应该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利益应该也必 须得到必要的保护和满足,但是,从长远看,保护了整个自然界、保护了生态系统,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让 我 们 共 创 和 谐 社 会 当今社会正流行着一个新名词——和谐社会 。在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指体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创造活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稳定有序的社会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和平”、“仁爱”的儒家思想——“大同世界” 。可惜最后以失败告终 。那是历史的必然,试想在唯皇独尊的封建社会里,会有“大同世界”的立身之地吗?两千年过去了,他的思想仍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更是全世界华人共同的精神支柱 。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讲究诚信、友爱、仁义、忠孝,以爱国家、爱百姓、爱和平为荣 。多少年来,有多少仁义志士为追求和谐出了自己的生命 。作为一名中学生,也许你会认为我们身在校园,承担求知之任,“和谐社会”与我们无关 。然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睦相处”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吗?!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不小心丢失了一件自己心爱的衣服 。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很着急,有人劝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 。”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想: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 。于是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 。这是一个典故,真假虚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社会风气,这样的人际关系 。近段时间,我们大家都能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广告:妈妈给孩子洗脚,让孩子先睡觉,然后自己又去伺候老人 。小孩没睡,看到了全部 。于是给妈妈打了洗脚水准备帮妈妈洗脚 。孩子在端洗脚水的时候,将水洒了一地,同时也将浓浓的爱意抒发得淋漓尽致 。这难道不是一个和谐社会的缩影吗? 当然在共创和谐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插曲 。2006年2月27日,有杭州市民发现,江干区城东公园内,一座铜质少女塑像被人锯断后偷走 。1.5米高、几百斤重的铜像原来亭亭玉立,现在被锯得只剩下一双“脚掌” 。近几个月来,杭州已陆续发生多起城市铜雕作品被盗、被切割的事件 。位于杭州“信义坊”商业区的青铜雕塑“钓鱼郎”肩上的鱼竿被人偷走,只剩下光秃秃的一个把柄;菜市桥公园里《买菜》雕塑的秤砣也被人“强硬夺下” 。不仅仅是铜雕,路灯、含铜电缆甚至是人行天桥台阶上的铜条,均遭“毒手”,引起市民群众强烈反响 。有不少市民提议,保留这些不完整的铜像,让大家牢记这个教训 。在我们共创和谐社会之际,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呢? 共创和谐社会很难,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共同努力;共创和谐社会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和谐社会!高一上地理学习资料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 由广东倡议成立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包括了珠江流域的省(区)及其周围地区,其中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是()A.粤、闽、赣、黔、滇、桂B.桂、赣、粤、滇、黔、川C.赣、粤、湘、桂、滇、黔D.琼、闽、桂、滇、粤、黔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图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2~3题 。2.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3.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因素是因为()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4.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值分别为()A. -2℃,400mmB.8 ℃,600mmC. 0℃,800mmD.4 ℃,1200mm5.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A.长江B.黄河C.海河D.珠江6.下列关于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B.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D.河流大部分为外流河,无结冰期,汛期长7.有关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B.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极其微弱C.自东向西植被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植被稀少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8~10题 。8. 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不足B.水资源短缺C.人口密度较大D.洪水灾害频发9.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地势平坦广阔B.土壤深厚肥沃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10.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劳动力价廉质优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④水源、动力充足⑤市场前景广阔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⑤读右图:我国三大自然区(I、II、III),回答11~12题 。1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A.地形条件不同B.水热条件不同C.土壤条件不同D.光照条件不同12.有关I、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B.III区比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C.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为界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图1是其生产联系图 。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A.Ⅰ—①B.Ⅱ—②C.Ⅲ—③D.Ⅳ—④14.图6所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酸雨C.沙尘暴D.土地荒漠化15.下列工业区的发展经验可供该地区借鉴的是()A.美国硅谷B.沪宁杭工业基地C.鲁尔区D.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右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城市的形成与A市区位相同的是()A.拉萨B.攀枝花C.武汉 D.深圳17.城市B是我国重要商业中心,下列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A.人口稠密,市场广阔B.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物资充足C.交通便利,物资流通方便D.地平江阔,水域、陆域条件好读表1完成18~19题 。表1年份世界总产量该农产品总量世界排名及产量1234某农产品1993264.5印度72.0中国58.8斯里兰卡24.5肯尼亚20.01996263印度72中国59斯里兰卡25肯尼亚2518.该农产品为()A.棉花B.甘蔗C.茶叶D.天然橡胶19.该农产品在中国主要分布于()A.热量较好、雨量适中的暖温带地区B.亚热带的丘陵地区C.海南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等地D.热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 ,回答20~21题 。20.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21.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22.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D.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读图2—3—4并回答23~25题 。23.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A.180kmB.280kmC.380kmD.480km24.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C.平整土地D.排水25.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 。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26.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上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B.水源林C.湿地D.草场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28.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A.沙尘暴频度减少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29.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读下图,完成30~31题 。30.关于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时间观测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时最大B.乙时最小C.丙时最小D.甲、乙、丙三时观测的流量大小无法确定31.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A.长江中上游防护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面面积大大增加C.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调节作用D.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32.流经水文站的江水()A.不能补给鄱阳湖B.不能补给洞庭湖C.没有冰川、降雪融水补给D.不能参加陆地循环33.下列关于山西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煤是主导产业B.加大原煤的外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C.山西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D.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读右边“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34题 。34.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A.蓄水发电B.水产养殖C.拦泥蓄水D.修桥筑路神黄(神木—黄骅港)铁路是我国新建的一条重要铁路 。据图完成35~36题 。35.神黄铁路与我国的哪几条铁路相交()A.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B.京沪线、京九线、大秦线C.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D.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36.有关神黄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穿过的主要障碍有黄河、大运河、太行山、山东丘陵B.主要解决陕西、山西等地的煤炭外运C.沿线经过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四省D.黄骅港位于天津市,濒临渤海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7~38题 。比例尺1:10000tg20°=0.36tg25°=0.4737.一个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与耕作制度的关系如下表,则图示的地区的耕作制度为()太阳高度>15°>20°>25°>35°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两到三熟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两到三熟38.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坡度小于20度的坡地适合发展种植业;坡度20°25度的坡地若要发展种植业,必须修水平梯田;坡度25~30度的坡地适合发展林果业 。该地区适合发展()A.林果业B.种植业C.修水平梯田D.上述农业活动均不适合右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在四个地区分布的四种农作物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38~39题 。39.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①水稻②春小麦③冬小麦④甜菜B.①天然橡胶②玉米③咖啡④剑麻C.①咖啡②水稻③甜菜④黄麻D.①油棕②甘蔗③棉花④高粱40.③、④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A.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B.都是粗放经营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D.农业生产单产水平高,但商品率低41.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表现在()A.季风活动使本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好,农业气象灾害较少发生B.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多样的土地类型使本区生物品种多、生长快、更新能力强C.气候、生物、土壤的垂直分异使本区土地类型多样、水土流失严重D.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使本区酸、瘦、粘的红壤广大42. 关于东北平原区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面向市场,强化商品粮、豆等农产品的生产B.以国际市场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质量和竞争力C.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 。读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43~45题 。43.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A.管道运输B.高压输电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44.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 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 ②③⑤45.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46题 。46.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B.防洪C.养殖D.梯级开发读三角坐标图,回答47题 。47. 若X、Y、Z分别表示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及寒潮灾害,其数值越大,表示影响程度越大,则图中四点与相关省份的组合,正确的是()A.①-内蒙古B.②-河南C.③―西藏D.④―江西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 。回答48-49题 。48.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49.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殊标志——波谱特征 。图3显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50题 。50.图3显示直接利用遥感的工作是()A.判断水域状况B.预测植被类型C.估算地物面积D.判断土地利用类型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50分)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据报道,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两名越野赛车手在罗布泊地区失踪50多小时后获救 。材料2:见图11材料3:罗布泊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部,这里雅丹地貌发育 。雅丹地貌表现为垄、槽相间的形态(见图12),其发育与盛行风的吹蚀密切相关 。(1)罗布泊地区极端干旱环境形成的原因是。(2)从图11中可知,在塔里木盆地(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A.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减小,活动空间不断缩小B.历史上,人类活动的范围仅限于盆地周边的绿洲地区C.南缘河流流程缩短,是人类农业活动造成的D.人类活动范围的变化幅度,北缘较南缘地区小(3)赛车手在罗布泊地区迷路,可以通过雅丹地貌判断方向 。已知罗布泊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延伸方向为。2.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 。其后T公司将生产厂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 。(1)普通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属于指向型 。(2)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地,可获得的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3)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市场潜力三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 。3.结合下列材料,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夏季,重庆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 。为挽回旱灾的部分经济损失,重庆市政府组织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 。事实上,以前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 。新疆建设兵团一位负责人称,重庆部分民工在新疆摘棉花挣到钱,进而开始在新疆包土地,种棉花 。材料二:新疆和重庆市农业人口和人均耕地面积资料(2004年)农业人口(万)人均耕地面积(亩)新疆12763.08重庆23781.08材料三:乌鲁木齐至重庆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6)(1)请根据材料二,说明今年以前为何就有大量重庆民工到新疆摘棉花?(2)简要回答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气候条件?并说明制约新疆棉花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最不利自然条件及其针对这一不利条件,在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3)乌鲁木齐至重庆的地形剖面线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B,B是盆地,该盆地中最具特色的工业部门是,最近开通的铁路穿越了该盆地 。(4)试述A、C两盆地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 。(5)比较A、C两盆地内河流水文特征的异同 。4.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 。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耕地,而耕地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耕地质量低、农作物生长不良,成为农业低产区 。右图为我国某农业低产区的地区分布示意图材料二:东北农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垦区,黑土是其生产潜力较大的土壤 。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1)简述材料一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东北地区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肥力的主要措施 。5.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同答以下问题:(18分)(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花江和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 。(3)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4)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特征 。
水田种植什么好 梯田适合什么水产养殖

文章插图
【水田种植什么好 梯田适合什么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