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养殖虾还是野生虾 怎么样看出养殖爬虾

怎样挑选爬虾
在挑选皮皮虾时,首先要注意它的新鲜度,新鲜的皮皮虾壳要呈蓝色,有光泽 。其次,选择肉厚的虾 。用手轻轻挤压虾肉,感觉肉质丰腴好 。再者,母虾比公虾粗,有虾 。雌虾和雄虾最明显的区别是腹部靠近头颈部有三条乳白色的横线 。另外,通过灯光可以看到,母虾背部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实线,是虾的衬托造成的,而公虾也有同样的颜色 。如果是死皮皮虾,最好是身体结实,没有异味的 。

怎么区分养殖虾还是野生虾 怎么样看出养殖爬虾

文章插图
怎样识别爬爬虾的公母?
爬虾又叫爬虾、琵琶虾 。辨别雌雄的第一个方法是看头部 。虾身大,虾钳粗的都是公的 。第二,中腹部有两根微小触角的雄性,是它的输精管 。有种子的雌性小龙虾背部有一个蓝色的腺体 。雄爬虫肉多,雌爬虫的种子好吃 。爬山虎生长在沿海滩涂,以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春季最美 。
虾爬子的养殖
http://66.90.105.184/?Fromuid=706757里面是什么?新对虾俗称虾,刀额新对虾,更俗称刀额新对虾 。在刀额新对虾中淡水养殖,海水养殖,得名的原因是“海水养殖” 。刀额新对虾的形状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的壳软,它的体形也没有对虾大 。一般有中指那么大 。广东沿海河口地区产量高,体脂肪壳薄,肉质鲜美爽口 。刀额新对虾幼虾(6cm以下)为深绿色至深绿色,成虾(6cm以上)为浅棕黄色,体表布满密集的浅棕色斑点 。皮皮虾学名“虾虾”,一般称为琵琶虾或Pixia 。东北叫“爬虾”,山东大连叫爬虾 。由于那里的温度和洋流的关系,被广东一代称为濑尿虾的虾长得非常夸张 。大的拿起来摇摇晃晃的,比人的手掌还大 。记得周星驰的010-30 。这是皮皮虾最肥最好吃的季节,尤其是黄儿最好吃的 。既有虾的鲜美,又有甜甜的味道 。直接蒸着吃就很好了~吃皮皮虾比其他虾麻烦,因为这种硬汉的壳很硬,尾巴上有尖刺 。俗称大虾对虾、青虾(雌)、黄虾(雄),体长15-20cm,壳薄而透明 。在第二对触角上,螳螂虾虾虾,甲壳纲,节肢动物门的一个科 。别名“娄尿虾”(常误写成濑户尿虾或赖尿虾)、“螳螂虾”、“爬山虾”、“口虾姑”,又称“傅贵虾”、“琵琶虾” 。全世界约有400种,大部分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为底栖生物 。被抓时腹部排出无色液体,故又称“尿虾” 。胸部有一对像螳螂一样的镰刀形前肢,三对足,腹部有尾鳍(泳鳍) 。食肉,以其他甲壳动物和小鱼、海滨蚯蚓、沙蚕等为食 。有些品种可以食用 。导演周星驰《食神》把“爆浆的《牛牛丸》作为内容之一 。Squilla俗称虾钩、虾球、虾拉、虾壳、虾爬,英文名为mantis虾,意为螳螂虾,是甲壳类虾猎物的总称 。因此,螳螂虾的名字在许多翻译中都很常见 。在分类学上,虾姑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腹足纲,在中国和日本均有分布 。海洋经济动物有数十种,包括口虾蛄、口虾蛄、口虾蛄等 。虾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受到人们的喜爱,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还具有药用价值,可治小儿泌尿疾病(故又称濑尿虾)等 。别名:炸弹虾、爬虾、“尿虾”也叫螳螂螳螂 。口足纲海洋甲壳动物,尤指鱿鱼属 。第二对附肢非常大,形状像螳螂的前肢,所以它的英文名是螳螂虾的意思 。超过50种,广泛分布,130厘米(0.412英寸)长 。它生活在沿海水域,但也可以在1300米(约4300英尺)的深度看到它 。他们大多数住在山洞里 。幼虫和成虫都是游泳好手 。螳螂虾(S. mantis)常见于地中海和邻近的大西洋水域 。它有20厘米(约8英寸)长,生活在沉积物和有机碎片中 。南美斑潜蝇是北美大西洋沿岸最常见的物种 。日本沿海的口虾蛄可以食用,体长20厘米 。捕食亚目只有腹足类,其中现存种类分为四个总科,分别是深虾总科、指虾总科、虾总科和秦虾总科 。为了整个大海 。虾捕食起源于古生代的侏罗纪,现存种类有300多种 。大多数种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少数种类生活在温带 。它分布在中国沿海地区,在南海的种类最多 。已经发现了80多种 。古的身体狭长呈管状,略扁平,头部和胸甲仅覆盖头和胸的前4节,后4节外露,可活动 。有1双带手柄的复眼
腹部较宽,共有6段 。最后是宽而短的尾节,与最后一对腹部附肢形成尾扇 。嘴位于腹面的两个大颚之间 。肛门在尾状节的腹面开口 。大多数虾生活在洞穴中,它们经常在浅海沙或淤泥的底部挖洞,洞多呈U形 。口足类为肉食性,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这类动物可以通过用尾肢摩擦尾侧节的腹侧表面或用猎物的肢体撞击来发出声音 。较大的物种如土鳖虫、土鳖虫的肉和卵巢都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土鳖虫成熟的卵巢远比中国对虾好吃 。较小的个体往往是黄鱼和章鱼的铒饲料 。数量最多的是虾皮,在中国的黄海和渤海产量最大 。
爬子的养殖.jpg" alt="虾爬子的养殖" />
虾爬子养殖方法1、亲虾蛄选择、运输和暂养亲虾蛄可选择人工养殖或自然海区已交配的雌赖尿虾 。虽然体长在8cm以上就能繁殖,但为了保证质量,提高抱卵量,宜选择体长在llcm以上、体重在30g以上的 。另外收购亲虾蛄时,要注意虾蛄离水时间要短,性腺发育程度较好,身体健壮,附肢齐全,无伤痕,活力强,体色鲜艳,对外来刺激反应敏感 。亲虾蛄收购后应尽快运至育苗厂,放入池中暂养培育 。运输方式有活水船运输、尼龙袋充氧运输,干法保湿运输和帆布桶带水运输等 。亲虾蛄首先经甲醛药浴3分钟后,选附肢齐全、活泼的放入事先消毒处理过的水泥池(9mx4mx1.2m),加入经过滤的清新海水,充气,使其恢复活力并暂养 。亲虾蛄暂养池中的水温前1—3天以比海区高1—2℃为宜,如果水温提升太快太高,容易使亲虾蛄早产或流产 。以后以0.5-1.0℃/天速度升温至21-22℃的条件下暂养20-30天,投喂少量新鲜的沙蚕、小虾、杂色蛤肉等,使性腺进一步育肥 。虽然口虾站在生殖季节雌体基本停止摄食,几乎胃都是空的,但当温度22℃性腺系数多达14%以上时,产出的卵团中的卵粒清晰,基本上呈团形,即为成熟卵 。2、亲虾蛄培育亲虾蛄培育是指将已经过交配,卵巢已发育成熟的雌性赖尿虾,或是卵巢虽发育但不成熟的雌性赖尿虾,放入专门的培育池中饲养,使其性腺成熟、产卵、抱卵孵化,直至假蚤状幼体孵出的培育过程 。其促熟培育与抱卵孵化在培育池中进行,培育池具有赖尿虾适合的环境条件,因而促熟效果好,抱卵率高,孵化率也高 。亲虾蛄培育的目的是使赖尿虾卵巢发育基本同步,产卵、幼体排放整齐,能得到数量较大的假蚤状幼体,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亲虾蛄的培育池有2种,一种是室内池,只一种是室外池 。室内池一般为水泥池,室外池为土池 。亲虾蛄培育应特别注意水质管理、饵料管理和日常管理 。3、水质管理水体保持溶氧在5ml/L以上,日换水1/4—1/3,透明度在30-50cm 。赖尿虾属变温性凶猛的甲壳动物,其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直接受环境水温的影响 。其生活区域的水温大致在6—31℃,最适温度在20—27℃,属于广温性种类 。实验室条件下,把赖尿虾从]7℃直接移入5℃的海水中,身体马上弓起,慢慢伸直后昏迷 。把它移入33℃的海水中,赖尿虾先是上下窜起,接着侧倒在底部,只有游泳肢能摆动,3分钟后昏迷 。因而认为它的耐温范围在5—33℃ 。水温惭变的情况下,耐温范围会增大 。亲虾蛄培育时,应特别注意温差,一般来说,培育时,水温控制在20—30℃ 。水温是赖尿虾性腺发育的抑制因素,在适温范围内,水温愈高发育愈快 。若夏天气温太高,可增加水位,防止水温太高而影响亲虾蛄的抱卵、孵幼,甚至引起死亡 。在水温25-30℃下,卵从受精至孵出幼体,需7—15天 。4、饵料管理赖尿虾对鱼、虾、贝均能摄食,但以鲜活的小型贝类为佳,可避免污染水质 。饵料以小块为好,要均匀散投,以便摄食,井提高饵料食用半及减少因抢食而相互残杀 。根据赖尿虾昼伏夜出的特点,每日傍晚投饵1次即可,投饵量为亲虾蛄重量的5%-20%,并随亲虾蛄的抱卵情况、水温高低、天气情况、饵料种类与质量状况等适当增减 。培育前期,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供性腺发育充足的营养需求 。亲虾蛄抱卵时钻穴,并基本不摄食,故估计大多数亲虾蛄抱卵时,宜减少投饵量 。另外,亲虾蛄孵幼后,转入生长,摄食量大增,还干扰其它抱卵虾蛄,因而最好用地笼网等诱捕出池 。5、日常管理培育期间,巡塘是必需的工作,检查进排水情况、赖尿虾活动和摄食情况、水质情况,尤其是幼体排放情况 。一旦发现亲虾蛄排放出假蚤状幼体,即集幼体入育苗池进行育苗 。亲虾蛄产卵和孵化赖尿虾的产卵繁殖对环境条件尤其是对底质、洞穴和光线要求严格,没有合适的条件便不产卵,或即使产卵也不孵化 。因此要在玻璃纤维圆缸(直径2mx1.0)底部放入采自潮间带的软泥(厚20-30cm),铺平,加上海水至离泥面30cm处,用次氯酸钠浸泡24小时消毒,再中和、洗涤,并使缸内海水pH值与过滤海水一致,再用黑布遮盖备用 。挑选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大、活泼、附肢齐全的亲虾蛄(性腺系数在15%以上)16尾,经甲醛消毒处理后再放入上述孵化缸中 。赖尿虾挖掘洞穴的能力很强,只要底质和环境条件适宜,性成熟的亲虾蛄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u”形洞穴的营造,而且是一大一小2个口,大口直径5—7cm,小口直径2cm左右 。当水温提升到24-25℃时,亲虾蛄开始在洞内产卵抱卵 。赖尿虾产出的卵团为黄色,直径在1.5-3.0cm之间 。成熟的卵细胞呈圆形,直径约410—450um,一次性排完,并用颚足抱在口上而且不停地转动,只要卵团不破碎或不受外界刺激会一直抱着,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如果有外来刺激如强光、急流水、水温差大等都会将卵团迅速抛掉 。赖尿虾受精卵的卵裂形式为表面卵裂,在26-28℃的水温条件下,经20天左右流水孵化,培育至赖尿虾假水蚤幼体(即赖尿虾幼体) 。这期间水流量应加以控制,以不使缸中冲混为宜,出水与进水应等量,用100目的筛绢换水 。缸内的溶解氧含量应大于5mg/L 。产卵、孵化至幼虫都是在洞穴与母体一起完成,当幼体离开洞穴及母体,在水中浮游时,即为变态的赖尿虾幼体 。从赖尿虾幼体变态为幼赖尿虾需3-4个月的时间 。这时幼体应从原培育缸中分离 。幼体培育从l相假蚤状幼体入池到仔虾蛄出池的这段培育过程为幼体培育 。育苗海水需经沉淀、沙滤处理,为防重金属离子含量太高,可加EDTA钠盐2—5mg/L 。换水是保证良好水质的重要措施 。将刚孵化出浮游的幼体用虹吸法,从原孵化缸分离出并移到另一含泥底的缸中继续培育,水温控制在26-28℃ 。每天分4次混投单胞藻(三角褐指藻、扁藻和小球藻等)、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其密度分别为(5-10)×104个细胞/ml、10个/ml和5个/ml,并每天换水2次,每次约1/3体积 。用黑布遮盖缸面 。然后在一个2m×2m×1.2m水泥池中,底部铺上10cm厚的泥沙质软泥,经消毒处理后再将上述已在缸中培育了22天的幼虫移进 。由于玻璃纤维缸体积小,幼虫密度大,水温下降太快,换池后需以0.5-1.0℃/天的速度逐渐将水温降至自然水温 。前期以投喂轮虫5-10个/ml、卤虫无节幼体5wh/ml为主,辅投少量蛋羹,每天需换水1/3体积,适量充气 。后期随着幼虫的发育,投喂大个体的卤虫、小虾、蛤肉碎块及鱼用人工配合饵料 。赖尿虾是深受欢迎的海鲜佳肴,但其育苗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因此未被广泛推广养殖 。这需要科技工作者继续努力,对赖尿虾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方面的技术有所突破,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扩展资料虾蛄多穴居,生活於近岸水域中,但也可见于1,300公尺(约4,300呎)深处 。常在浅海沙底或泥沙底掘穴,穴多为U字形 。幼体和成体都善游泳 。为肉食性动物,多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以其他的甲壳类和小鱼、海滨蚯蚓、沙蚕等为食 。此类动物体能以尾肢摩擦尾节腹面或以掠肢打击而发声 。螳螂虾蛄(S. mantis)常见於地中海和邻近的大西洋水域,长20公分(约8吋),在底泥和有机碎屑中生活 。鬼虾蛄(S. empusa)是北美洲大西洋沿岸最常见的种类 。日本沿岸的Oratosquilla oratoria可供食用,长亦达20公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虾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赖尿虾爬虾怎么养才能活了这个没法养,不过它的生命力很强啊!只有给他点水就可以延长活的时间,一般来说一天没有事,很新鲜!爬虾一般指皮皮虾虾蛄,英文名为Mantis Shrimp(螳螂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掠虾亚纲,口足目(这个亚纲下面就一个目),其中除全为化石种类的古虾蛄科(Sculdidae)外,现生种分4个总科:深虾蛄总科(Bathysquilloidea)、指虾蛄总科(Gonodactyloidea)、虾蛄总科(Squilloidea)和琴虾蛄总科(Lysiosquilloidea) 。全为海生 。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现存500余种,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见于温带;中国沿海均有,最常见的品种是虾蛄科,口虾蛄属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中国各海域中均有分布 。南海种类最多,已发现80余种 。中国不同地域的老百姓对于虾蛄的叫法不一,如:虾蛄、虾爬子、爬虾、虾虎、虾婆、虾公、攋尿虾、撒尿虾、拉尿虾、虾狗弹、弹虾、富贵虾、琵琶虾、花不来虫、虾皮弹虫,蚕虾、虾不才、水蝎子、皮皮虾,等 。
怎么区分养殖虾还是野生虾 怎么样看出养殖爬虾

文章插图
谁知道爬虾怎么样暂养谢谢一般用肥料会造成水质营养化,对保护自然不好,现在一般都用养殖水藻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浮游植物(以下称微藻,即人们平常所指的水的颜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鱼、虾、蟹、贝类等的直接或间接饵料;微藻能够降解养殖水域中氨氮等有毒物质,维持微生态平衡,促使鱼、虾、蟹、贝类等达到生态防病的目的等等 。所以要想水产养殖生态、高效、无公害,微藻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施肥品种、接种方式、养殖需要的不同,将繁殖微藻的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一、使用不同的肥料繁殖微藻1.使用肥料的种类目前在水产养殖中,经常使用肥料繁殖微藻,肥料的品种有有机肥、无机肥、最新研制的复合肥料等 。(1)有机肥经常使用的有机肥有粪肥、绿肥、混合堆肥等 。有机肥肥效持久,但有机耗氧量多,条件致病微生物含量高,使用之前必须进行发酵腐熟 。要繁殖微藻一般要施足基肥,然后根据水质肥瘦、养殖生物的生长活动、天气情况等进行追肥 。①粪肥:将动物粪便充分发酵腐熟,根据养殖需要在育苗或放养苗种前15天,将一定量的发酵粪便堆放在池的四角,或将发酵粪便滤掉残渣后,用其汁液泼洒 。②绿肥:根据养殖的需要在育苗或放养动物苗种前15天,将一定量的无毒、无刺激、易腐烂的新鲜嫩草堆放在池的四角,全部浸没在水中,用泥土等压紧 。③混合堆肥:在发酵池里,将嫩草与动物粪便交替层层堆叠,层与层之间洒堆肥量10%~15%的生石灰,用土密封 。以其发酵汁液作为基肥或追肥 。(2)无机肥品种有氮肥、磷肥、钙肥等 。氮肥为硫酸氨、氯化氨、尿素等:磷肥为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钠等;钙肥为生石灰等;还有含有铁、锰、锌、铜、钴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肥等 。在海洋微藻的封闭或半封闭培养期间,还经常使用硅肥(硅酸钠等)、铁肥(柠檬酸铁等) 。(3)新型复合肥料品种很多,如“肥水素”、“肥水王”等 。2.肥料的使用在水产养殖中,肥料有时单一使用,但大部分时间是几种肥料搭配使用,以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相互搭配使用比较多见,有机肥多作为基肥使用,无机肥多作为追肥使用;池塘里多使用有机肥,在水产动物育苗期间,繁殖微藻多使用无机肥等 。二、用不同的接种方式培养微藻1.在自然水域中直接培养微藻在目前的大部分池塘养成及部分鱼、虾、蟹、贝类等育苗过程中,直接利用自然淡水或海水培养微藻 。经过滤的海水或淡水里有硅藻、绿藻等各种微藻:有轮虫、挠足类、棱角类等各种浮游动物;有多种小型底栖动物等,利用繁殖自然水体里本身就有的微藻,促进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基础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是目前水产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基础饵料生物的培养方法 。自然繁殖微藻的时间要根据生产需要而定,其标准为鱼、虾、蟹、贝类等动物育苗开始后,或者其苗种投放池塘后,育苗幼体或投放的苗种要有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要有充足的生物饵料吃 。虾、蟹、鱼、贝类等的池塘养成,一般在放养苗种半个月前,开始施肥繁殖微藻,根据水色、透明度调节施肥量及施肥次数,一般将水色调节为黄色或黄褐色,透明度为30~50厘米 。水色及透明度不同,微藻的品种组成及密度也不同,不同的养殖品种及同一品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对水色及透明度的要求不一样 。在虾、蟹、鱼、贝类等的养殖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使虾、蟹、鱼、贝类等水产养殖动物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 。2.使用封闭或半封闭方式定向培养微藻近几年,河蟹土池育苗己掀起热潮,海水的鱼类、贝类、虾类等各种土池育苗也已开始,土池育苗的关键,就是在池塘里繁殖优质充足的微藻,促使以微藻作为饵料的各种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基础饵料生物的大量生长繁殖 。要想使池塘里的微藻优质、稳产,目前最好的培养方法就是采用封闭或半封闭式的微藻的三级培养,一级培养在微藻的保种室里进行,多采用250~5000毫升的三角烧瓶培养微藻,二级培养采用塑料桶、塑料袋充气培养微藻,三级培养在土池里培养微藻 。常用的微藻品种有三角褐指藻、小球藻、扁藻、小硅藻、骨条藻等 。3.利用自然海水筛选培养生产性纯藻液(1)藻种的来源及品种特点在自然海水12℃以下时,自然海水塘里原生动物少,微藻纯度大,可选择生产需要的、品种比较单一的藻液进行筛选培养 。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的微藻对当地的水环境适应性强,抗污染,培养技术容易掌握 。这种培养方式是江苏沿海地区虾蟹育苗过程中,海洋微藻培养经常使用的方式 。【怎么区分养殖虾还是野生虾 怎么样看出养殖爬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