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岁对话苹果 CEO,他是「应试编程」的漏网之鱼( 二 )


这种思考习惯 , 源于他的编程入门经历 。 十年前 , 还在读小学的韩楚博被老师拉去了参加「信息学竞赛」 , 也就俗话说的「编程界的奥数」 。 这类比赛要做的不是软件或应用 , 而「更像是数学应用题」 , 所以被选的大多都是数学好的孩子 。 如果比赛拿到好成绩 , 未来升学也会有帮助 , 所以韩楚博有不少同学都有继续学习 。 而韩楚博自己 , 在小学拿到一次二等奖后就「漏网」了 , 带着对编程的基本理解 , 游向更野生的探索 。 19 岁对话苹果 CEO,他是「应试编程」的漏网之鱼
文章图片
▲楚博记录下的生活点滴11岁 , 他拥有了自己的一台iPadAir , 看着AppStore里缤纷多样的应用手痒痒 。 苹果去年推出的SwiftPlayground4 , 让大人和小朋友都能在iPad上学习、编写甚至是直接发布自己的app 。 可是在韩楚博小时候 , 单靠一台iPad可很难完成编程 。 机缘巧合下 , 他发现了一款叫《Codea》的应用 , 能让他直接在iPad上编写iOS游戏 。 我想在游戏中创建敌人 , 所以我学习了面向对象编程;我想要特殊的视觉效果 , 所以我尝试了Codea的Shaders编辑器 。 19 岁对话苹果 CEO,他是「应试编程」的漏网之鱼
文章图片
▲韩楚博用Codea做的第一个游戏《飞机大战》 , 能用iPad的陀螺仪操控?机这次韩楚博为苹果竞赛设计的作品《遗传实验室》 , 也算是对「做题」的另一种回应 。 中学生物课时 , 我们都会学遗传学 , 了解生物杂交的知识 。 但我们对杂交的认知 , 大多只能停留在题目的推理上 , 没有机会真动手实验 。 《遗传实验室》就是一个可以「赛博动手」的空间 。 你可以拿起有不同遗传因子的西红柿来杂交 , 探索会长出怎样的新品种 。 19 岁对话苹果 CEO,他是「应试编程」的漏网之鱼
文章图片
19 岁对话苹果 CEO,他是「应试编程」的漏网之鱼
文章图片
甚至 , 韩楚博还试过和朋友拿来考题测试——在应用中按题目要求「实验」了一次 , 得到了正确的答案 。 你可以知道这一切都是怎样发生的 , 而不只是简单地通过数学演算(来获得答案) 。 在韩楚博口中 , 编程特别「手工」 。 它是他动手建造事物的手段 , 也是为他人提供动手体验的工具 。 你可以用最低成本去做一个能用的东西 。 如果我想发明一个东西 , 假如是一个实物的话 , 可能会有很多工序 , 但如果是编程 , 你可能只用一台电脑 , 就能做出别人真的能用的东西 。 扑面而来的现实19 岁对话苹果 CEO,他是「应试编程」的漏网之鱼
文章图片
▲图自UnsplashbyTaiBui这几年来 , 大众对程序员的印象发生了巨大改变 。 这职业曾是「高薪」「改变世界」的代名词 , 但在近年来的互联网大厂相关报道中 , 人们看到了行业中「996」和「保质期短」的一面 。 韩楚博高考时很坚定自己要学编程 。 甚至最后考试成绩未如理想 , 他还是在大一努力了一把 , 转回到计算机专业 。 热爱虽坚定 , 但外界的声音还是会让他感到焦虑 。 看新闻报道 , 最近很多公司都在裁员 , 裁几千人 , 就是上面会有很精确的数字 , 看着挺惊悚的 。 我可能以后也会去这些公司上班 , 可能也会遇到新闻里说到的这些事 。 这会让我对未来感到更悲观 。 这种焦虑也萦绕于其他人头上 。 其他同学可能已经在计划暑假去找实习 , 或是准备打比赛 。 虽然也还没能找到前程的最优解 , 但韩楚博还是觉得整个假期都抛在「正事」上难以接受 。 我不能把自己一直放在对未来的准备上 。 19 岁对话苹果 CEO,他是「应试编程」的漏网之鱼